姜鑲仰望星空,長嘆道:“即將又有大勝利,我很高興,卻又有隱隱不安!”
對於這些話,黃、周兩人均感詫異、不解。
黃得功問道:“賢弟,這是大好事,為何會不安?”
姜鑲道:“黃兄、周兄,可知‘功高震主’這詞?”
周遇吉道:“這自然知曉,歷朝歷代,有許多功高震主的臣子,最後沒有好結果。”
黃得功道:“賢弟的擔憂不無道理,可是,就算‘功高震主’,也得是滅掉建奴和賊寇之後。”
之所以把兩人留下,是姜鑲故意的,特意說一些話,要逐漸對兩人潛移默化,讓兩人追隨自己,哪怕是反叛大明亦追隨著自己。
兩人都對明朝比較忠誠,要是一開始就明著說出那些話,肯定會當場翻臉,只能逐漸改變兩人的思想。
不僅是兩人,姜鑲還需要許許多多的人才,要讓那些人才只追隨自己,而不是忠於明朝。
姜鑲繼續道:“兩位想想,這二三十年來,大明的忠臣良將,有幾個有好結果的?大明當今皇帝跟皇太極相比,哪個更為賢明?”
聽著這些話,黃得功和周遇吉都沉思起來。
姜鑲沒有打擾他們,靜靜地等待著。
不久後,周遇吉道:“這二三十年來,大明不乏忠臣,不乏有才能之士,可大多都沒好結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指出許多事例,包括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
比如孫傳庭,雖然沒有被殺,但也被皇帝關了兩三年才放出來。
黃得功介面道:“不僅忠臣大多沒好結果,朝中還奸臣當道。溫體仁、周延儒之流,皆是大奸臣。哎…”
他深深地嘆息。
周遇吉接著道:“建奴、皇太極,是我們的死敵,我恨不得親手宰了皇太極。可是,若是按照皇太極繼位後所做來看,的確是明君;反觀大明當今皇上,繼位後做出的許多事,乃昏君作為!”
他說這些話時聲音比較小,生怕被其他人聽到。
話音落下,周、黃二人皆是痛心疾首,鬱悶之極。
黃得功又道:“若不是有姜賢弟帶兵前來,建奴這次入關劫掠,還真的無人能擋,全部都會順利返回關外。”
姜鑲道:“周兄、黃兄放心,只要有我姜鑲在,建奴、賊寇都猖狂不了。”
兩人都感慨,姜鑲的存在,是不幸中的大幸。
第二天早上,牆子路上的百姓詫異起來,清兵有序地北上,卻不像以往那般驅趕著他們走,而是置之不理。
直到所有清兵都走光了,也沒人來理會他們。
“這是怎麼回事?”
“凶神惡煞的清賊扔下我們了!”
“不管怎樣,清賊走了就是好事!”
…………
百姓們議論紛紛的時候,見到明軍上來了。
“父老鄉親們,我們是大同軍,是專程來解救你們的,清賊被我們趕跑了,你們自由了,都可以回家了!”
百姓們頓時歡騰起來,為突然到來的幸福而興奮激動。
昨天被解救的那千餘名百姓也來了,向其他人講述被解救後的遭遇。
“大同軍太好了,讓我們吃飽飯,對我們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