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鑲淡淡笑道:“我相信,好運會眷顧我們這邊,厄運會降臨在韃子身上!”
周、黃兩人均是一笑,兩人都很希望是這樣。
周遇吉道:“只要後天勝利了,皇帝必定重重賞賜。朝廷沒錢賞賜,反倒還需賢弟繳獲錢糧給陛下,陛下只能給賢弟榮譽和升職。”
姜鑲道:“自松錦之戰後,大明朝廷只剩下孫督師那點家底了,我姜鑲強勢崛起,將會是陛下更大的家底。後日勝利後,陛下肯定會對我更高的期望,期望我能平定遼東,剿滅建奴。”
周遇吉道:“總兵再往上升,便是總督了。照我看,要麼是薊遼總督,要麼是宣大總督。無論是哪個總督,希望賢弟受封時向陛下請求,把我調到賢弟麾下。”
黃得功介面道:“我也一樣,賢弟才是真正的帥才,我最服賢弟,我不願聽那些庸才的指揮。”
兩人主動要求這樣,姜鑲很是高興,道:“無論何時,我的手下不會有庸將,兩位仁兄皆是將才,我自當盡力爭取。”
三人都談得很高興。
————————
牆子路中北段。
李智雀率領六千餘人,經過一天半趕路,抵達了這裡。
天色已黑,紮營休息。
明天繼續趕路,要趕到牆子嶺關,做出攻擊關隘的姿態,但卻不是真的進攻,而是要做出假象,以此來迷惑敵人。
這天晚上,李智雀把各個千總、把總都召集一堂。
二營的具體軍官為:一部火銃隊)千總莊蒙少、二部炮兵隊)千總錢得涯、三部冷兵器作戰部隊)千總武冠隆。
一部和三部的員額都是1309人,二部炮兵員額600人,三個千總加起來3218人,一個營兵員4290人,剩餘1072人為遊擊直轄人員,包括有弓弩兵把總,把總為高必宇,有編制為一個局125人)的警衛隊,有軍法隊、炊事隊、後勤隊之類。
李智雀道:“諸位,姜將軍把伏擊清賊的重任交給我們二營,那是對咱們二營的信任。我們有這麼好的立功機會,那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不僅要伏擊清賊、炸死阿巴泰,一旦伏擊成功後,我們還需配合主力部隊,堵住這批清賊北逃路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莊蒙少笑笑道:“自身火銃是殺韃子的神兵利器,清賊絕無法突破防線。”
錢得涯道:“我們炮兵隊,也會讓清賊吃盡苦頭。”
武冠隆低著頭沒有說話,有點鬱悶。
第一次在懷來衛作戰,憑藉炮兵、火銃兵、弓弩兵,就已經把清賊幹掉了,沒有第三部什麼事;第二次作戰,由火銃兵、炮兵、弓弩兵先幹掉大量清賊後,才輪到第三部參戰,近身作戰只是收拾殘兵的。
第三部的很多士卒覺得,他們就是火器部隊的陪襯,重要性最差,很多人為不能在一營或二營而感到倒黴。
這時,李智雀目光移向武冠隆,道:“武千總,這伏擊的重任就交給你們三營了。”
武冠隆先是驚訝,隨之精神振奮起來。
只聽李智雀繼續道:“大同軍的每個軍種都不可或缺,姜將軍都是一視同仁。姜將軍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可不能讓他失望,若能炸死阿巴泰,你是此戰的頭功。”
冷兵器作戰部隊無法遠戰,火器部隊還需部署在道路上堵截清軍的北撤,讓第三部擔任伏擊任務,是最恰當的選擇。
對於派武冠隆擔任這個任務,在李智雀出發前,就跟姜鑲商量好了。
武冠隆興奮道:“多謝李參將信任,卑職一定完成任務。”
接下來,李智雀對武冠隆詳細叮囑。
第三營每個士卒,都會揹著四顆震天雷上山,明天天還沒亮時就爬山,躲入兩側山嶺中,天亮後翻越到惡龍嶺位置。
由於牆子路位於惡龍嶺的那片地段,兩側山嶺陡峭,無法爬上去,必須提前上山,然後再翻越到惡龍嶺埋伏起來。
對於如何確認誰是阿巴泰?炸死阿巴泰後又該如何做?李智雀都有對他具體交代。
武冠隆始終保持興奮狀態,高高興興領命。
翌日,天即將亮時,武冠隆帶領第三營行動了。
他親自帶領一半的人進入左側山嶺,由副千總任培賢帶領一半弟兄進入右側山嶺。
待天亮後,這一千餘人開始向北翻山越嶺。
上山後計程車卒們,由於跟道路有一定距離,又有樹木遮擋,注意不發出太大的聲音,不生火,在牆子嶺來回巡視的清軍斥候難以發現。
這天,明軍和清軍都繼續沿著牆子嶺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