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訥親在旨意裡再加上一條,”乾隆接著道:“從議定條約的全部內容到草簽完成,沒個幾日辦不下來。”
“俄國方面若是著急,可以命他們的軍隊交出全部武器彈藥,然後有序的西撤。”
“這邊就可以讓嶽鍾琪命人帶著朕的這道旨意同俄國方面的人一起去圖爾蓋河,分頭向兩國軍隊宣佈停戰,他們就可以抽調出兵力去各處平叛了。”
“臣明白,謹遵聖諭。”訥親道。
“把摺子用快馬送嶽鍾琪大營,讓他們先依旨辦理,然後弘曉就準備動身去前線。”
乾隆轉對弘曉道:“朕提出的條件不可更改,只讓他們斟酌著字句,拾遺補缺的寫出來便是。”
“策稜和張廣泗可以率軍與俄軍士兵先行向西,嶽鍾琪與俄方代表留在大營等你,你代朕與俄方草簽條約。”
“你走時把兵部運過來的勞軍物資都帶上,再給傅恆寫封信,命他給四路大軍各準備五千只羊送上去。”
“你此行的差事有兩個,一是草簽條約,二是代朕勞軍。”
“條約簽完後讓嶽鍾琪率軍南歸,你接著向西行,親自把勞軍的物資送到策稜與張廣泗的大軍中去。”
“回來時途經圖爾蓋河,再就便去傅爾丹軍中慰勞一番,切忌不能厚此薄彼。”
“朕還有給他們四人嘉勉的旨意,你也一併帶去。”
“臣弟遵旨,”弘曉道:“只是這次雖然是俄國被迫求和,但名義上仍是兩國停戰和談,並不是俄國軍隊戰敗請降。”
“若是讓他們交出全部的武器彈藥,怕他們未必會同意。”
“也不是朕稀罕他們那十幾萬條槍,若他們不肯交出槍支也行,那就只能等你到了,與他們草簽完條約,再放他們的軍隊西歸。”
“只要他們國內的情勢能等得起,託博爾斯克的十幾萬人不怕餓死,朕就成全他們!”
弘曉又道:“皇上,臣弟還有些顧慮,萬一他們真的就是不願意交出武器,一定要等到兩國草簽了和約再西歸。”
“畢竟那只是一紙條約,他們可是十幾萬擁有武裝的軍隊,在與我軍一同西行途中,或是城鎮移交時,彼方會不會出爾反爾,再生變故?”
“朕才不怕這個!”乾隆放下茶盞,起身邊在屋子裡緩緩踱著步子邊說道:“朕料到他們現時內外交困。”
“伊麗莎白心中也明白得很,咱們只是要她的一些國土,那些農民卻是想要她的性命和祖宗基業!”
“所以她現在最想的就是與我們和解,不敢再挑起事端。”
“朕再給你一道出兵的旨意,你到了之後,彼國代表若敢食言,拒不簽署草約,或是另生出事端。”
“你不必再另行請旨,就拿出這道旨意,馬上命三路大軍一齊殺過烏拉爾山!”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