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四卷英魂歸鄉
第一章千里躍進蜀道難
第七節 義母
眾人雖然已經對朝廷徵調漢威營北上通州之事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聽完李林彬心腹的話之後,多少還是有些吃驚的。陸英皺了皺眉頭,問道:“你是說朝廷的旨意已經送了出來?為什麼朝廷會這麼著急的將我們調往通州,是不是朝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說到這裡,只見那心腹的神色略顯悲傷,說道:“我家大人說了,陛下的時日恐怕是不多了。我家大人還說了,諸位將軍一定要接旨即行,一定要在陛下歸天之前趕到通州,將新軍大營牢牢的掌握在漢威營的手中。否則的話,通州大營可能會出現差池,徐老先生辛苦籌劃的大明新軍也許就會付諸東流了。”
聽到這裡,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如遭雷擊,全都顯得震驚不已。袁明軒心下轉的最快,對那心腹說了一些感謝的話,之後便叫人將其帶了下去,好酒好肉的款待去了。
袁明軒看了看陸英等人,嘆息了一聲,說道:“看來事情比咱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啊,在我來這裡的路上就曾聽說過,徐光啟老先生在通州籌建了新軍編練衙門,並組建了新軍大營。在那裡彙集了眾多的北地匠戶,你們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嗎?咱們之前商議的重返遼東的計劃還能繼續執行,只不過是需要將四川換成通州罷了。而且由於有徐老先生之前的準備,咱們也許還能撿到一個天大的便宜,能夠全盤接收通州大營的所有人馬和裝備!那時,咱們漢威營的實力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極大的提升,也許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咱們就有足夠的實力北上出關、討伐建奴了!”
眾人聽到袁明軒的一番解釋,全都是欣喜異常、很是振奮,大家都恨不得馬上就拔營北上,揮師趕往通州。
這時,陸英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時間上來不及了啊,現在已經是秋季了,老夫人應該已經到了成都的宅子裡準備過冬了;但是估計在大哥趕到成都之前就會接到朝廷的旨意,按照時間上來說,完全來不及啊!”
溫破虜也是臉色哀傷地說道:“也就是說,大哥無法回家安葬老將軍和少將軍、夫人了,沒有時間了!”
“哈哈。”袁明軒卻是突然笑了起來,說道:“那也不一定啊!別忘了小將軍所部可都是精銳鐵騎啊,要是小將軍不回宜陽,直接從成都飛馬趕往通州的話,時間上可是比咱們這三十多萬人馬要快很多的!咱們可以打一個時間差,空出時間來讓小將軍回家安葬老將軍、少將軍和夫人。”
眾人一聽頓時眼前一亮,紛紛問道該如何行事。
袁明軒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按照路程來算,現在小將軍應該已經趕到了四川保寧府地界,回到成都、料理老將軍的後事、再趕到宜陽,這來來回回應該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而從宜陽趕到通州則是需要十多天的時間。所以,咱們在二十天之後出發北上,不管小將軍是否能夠趕回來,都要立即拔營北上,並且一路上都要打出小將軍的旗號來,一路上正常行軍;與此同時,還要派出夜不收通知小將軍,告訴他不要理會聖旨,先行回到成都安葬老將軍、小將軍和夫人,不過一定要抓緊時間,處理完後事之後一定要快馬加鞭北上和咱們匯合,要在三十天之內趕完將近四十天的路程,在咱們到達通州之前趕到軍中。”
眾人聽完之後面面相覷,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都覺得此計可行,畢竟劉雲威率領的龍驤鐵騎是精銳騎兵,三十天跑完四十天的路程,對鐵騎將士們來說還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眾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便將此事定了下來。袁明軒當場將眾人商議的結果寫成了一封書信,之後溫破虜立即叫來了一名百總,命其帶上二十名夜不收快馬將書信送到劉雲威手中。
待到那名百總出發之後,陸英立即下令漢威營全軍展開整頓,立即對那十八萬俘虜和十萬流民進行簡單的編組,並從即日起開始囤積糧草、輜重,為大軍三十天之後開拔北上做好準備。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就在袁明軒、陸英等人緊鑼密鼓的開始籌劃北上事宜的十來天之後,劉雲威已經率部趕到了成都府德陽縣。
就在不久之前,交割完枸坪關的防務之後,劉雲威便馬不停蹄的趕往了成都方向。不過,由於蜀中的道路不比北方,道路多是山地,大軍行進的速度難免有些緩慢。
劉雲威看了看前方,心中十分的焦急,不過好在還有幾天的時間就可以趕到成都了,也就暫時按下了心中的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