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一與汪紫薇走在落葉鋪滿的山石上,徜徉在蘆葦叢生的秋水之畔,喝一杯秋茶,亦如秋陽暖暖,情意綿綿。
這場秋夢啊,其實剛剛開始,便已如痴如醉……
茶之字,原本就是人在草木間啊!
每喝秋茶,農天一就總會想起:秋水伊人。此時,有“伊人”在一旁,他不覺吟誦起《詩經》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汪紫薇說,先聞茶香,“三濟堂”秋白露有種草藥芬芳,荊山秋茶有近似水果的香甜,都是那麼馥郁綿長,並且幹香與熱嗅、溫嗅、掛杯香、冷後香……都不盡相同。
多麼像一位在水一方的佳人。
沮江上霧氣氤氳,看不清她的臉龐,愈是想靠近,愈是遙遠。她彷彿有許多不同的樣子,神秘、婉轉、豐富……
隔著一江秋水,蘆葦盪漾,一如人的心。
汪紫薇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此時,汪紫薇注水出湯,茶葉在杯底伸展,湯水的滋味厚實起來。
農天一抿了一口後說,香高啊!伴著微微的澀,像那種吃過水果後縈繞唇齒的收斂感。
一如一杯好的黃茶湯,還會凝成果膠狀,色澤金黃明豔,耐泡度高。
一道道沖泡下來,讓他倆忘乎所以,彷彿可以駕著竹筏小舟,在秋水中溯洄從之,逆流而上……
正如陸游的《秋興》所云:
“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閒一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暮鴉。”
農天一想多年以後的歲月味道,都可以在這個茶葉木箱中體現,突然又覺得這不就是個可移動的時間膠囊嗎?
在時間面前,萬物平等,東西好壞,時間自有公論,這一點在茶葉木箱身上似乎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一年來,農天一和其父在一個箱子上所耗費的精力,使得它變成了最珍貴的東西和最難以忘懷的記憶!
差點忘了說,這一切並不是結束,之後農天一還會升級第三款木箱,至於其中又會有怎樣的驚喜和心思,且待時間來驗證吧!
茶是水,水是財,喝茶既聚人氣,又聚財氣。正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