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廬抬頭一看,一驚,趕緊放下手中的活:“是韓老弟啊,歡迎歡迎,快到裡面坐。”
巫青也露出驚喜,說:“先生辛苦了。”
他們進到茶室。
農廬關切地問:“茶葉銷的還好吧。”
“哎喲,好得很,茶葉一到漢口,很快就出手了,銷的太好了。”韓之楠一臉幸福。
農廬說:“那就好。”
這時,夥計端上一壺茶。巫青不能離開,正在熬茶湯。
農廬遞上茶,慢條斯理地說:“這次過來,就好好玩上幾天,別急著走。”
韓之楠啜了一口,把茶杯拿在手上,輕微轉了轉,一副為難的樣子:“農兄,不行啊,我這次過來是專門進貨的,茶葉賣的差不多了,庫裡已經告急了。”
農廬“哦”了一聲,連忙說:“那是好事啊。”
這時,巫青已忙完,就過來陪韓之楠聊天,喝茶。
韓之楠突然提議:“我邀請你們到漢口開茶行,如何?”
農廬夫妻聽到這話,有點吃驚。至於到漢口開茶行的事情,之前不是沒有議論過,前不久,農廬夫妻就與秦玉河談過一些初步想法。想到這裡,農廬先看看巫青,巫青明白他的示意,就說:“這是好事,先感謝先生的厚愛!”
農廬接著說:“容我們議後,再給你回話,你看這樣行不行?”
韓之楠連聲說“好,好。”又喝了一口茶,他就把進貨的品種、數量等事宜,一口氣說完,都是熟人熟路,事情痛痛快快就定好了。
第二天上午,錢書生匆匆趕到茶坊,這是農廬悄悄安排的。因韓之楠進貨急,沒空去拜訪錢書生,就讓農廬捎個話,說聲對不起,下次過來定去拜訪老朋友。
韓之楠見到錢書生感到詫異,說:“你怎麼知道我來了?”
錢書生笑眯眯地說:“是神仙捎話讓我過來的。”
大家哈哈大笑。
韓之楠說:“茶葉都辦好了,明天一早,我就動身趕往漢口。”
錢書生調侃道:“下次過來就是玩,不能老是風風火火的。”
韓之楠也覺得過意不去,說:“好的,這次實在是太匆忙了,請老兄多多包涵!”
大家一樂。在茶敘之中,茶情與友誼更加醇厚綿長。
第二天早上,韓之楠啟程了。沮江兩岸春色一片,清新舒爽。農廬和錢書生在岸邊目送韓之楠,他們在相互招手,只見木帆船在沮江之上,劈開波浪,疾行而去。
在一片片綠葉浸泡的芳香之下,多少因緣聚合,日月斗轉,始得小小的一杯茶湯捧於掌心;又有多少百回千轉,萬般磨礪,方有安於桌前靜心待茶之人。
今天得空,農廬夫妻正在品茗。巫青若有所思地對農廬說:“茶,起源於中國,為中國所獨有,它就像一件特殊的兵器。”
可不,到目前為止,也“只有茶葉成功征服了世界”!
農廬似有所悟:“就是,這茶,看似柔弱如水,實則威力無比。”
這無疑是在講茶道,茶道的核心在於道和器(即茶壺),道可以被理解為器物最初設計時預設的基本原則,當器物恰當地實現了自己的功能或用途就呈現了“道”。
茶壺是依茶道被設計出來的,當人們用它來泡茶時,它就恰當地實現了自身的用途,因而也就呈現了茶道。但是如果有人花幾十萬元買了一把茶壺,這茶壺就成了收藏品,這人還捨得經常用它來泡茶嗎?當器物原有的用途被遮蔽了,道就隱而不顯了,那麼就需要對它進行修正,茶、水、壺與人四者統一,使它重新呈現“道”。
這茶,也就有了武器一樣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