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做茶葉生意的事,就這麼痛痛快快地定了下來。
農旺年帶著兒子農敬堂,就開始忙著修整茶園,清理好製茶坊,準備大幹一場。
農敬堂問:“父親,咱家是不是有什麼好事?”
農旺年笑著說,“你等著吧。”
農敬堂高興地“嗯嗯”兩聲。
徐才運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做事雷厲風行,也蠻有想法。
回家後,他馬不停蹄地跑開了,先是跑包裝的事,爾後,在市面瞭解茶市行情,一家店一家店的詢問,不斷地品茶,看看市面上暢銷茶葉是怎麼一回事,這些茶葉都銷往何處,並透過自己在生意上的人脈關係,打聽茶商的經營情況。凡是能夠夠上邊的,他都樂意跑一跑。市場調查做的很充分。
這天,徐才運胸有成竹地來到農家。一見到農旺年,他舉著手上的紙袋說:
“老兄,你看我帶什麼來了?”
農旺年一看,是紙袋。
“就用這個紙袋包裝茶葉,既乾淨又好算賬。”徐才運笑嘻嘻地說。
“還是老弟想得周到。”農旺年誇獎道。
“一個紙袋裝一斤茶葉,一清二楚,也不容易出差錯,買賣都方便。”徐才運說。
“這個辦法好。”農旺年也覺得不錯。
徐才運考慮周全,又說:“我們還得給茶葉取個名字,你看叫什麼好?”
農旺年抿了口茶,想了想,說:“就叫三濟堂吧,如何?”
“好名字,就這麼定了。”徐才運脫口而出。
他抿了口茶,說道,“老兄,我最近到處轉了轉,瞭解了一些茶商經營情況,我覺著,
咱們的茶葉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農旺年感到有一點吃驚,連忙說,“老弟辛苦了!按理說,咱們的茶葉不賴,只是在市面上沒有什麼名氣而已。”
徐才運說,“老兄說的是,我們關鍵是先打出名氣。”
農旺年略有所思地說,“老弟放心,我會在製茶上下功夫的,先把茶葉的品質搞出來,逐漸提高檔次,我想,銷路就不會差了。”
徐才運說,“嗯,是這個理。”
農旺年信心滿滿地說,“當下,我重點是做好茶葉。”
徐才運表態,“好的,那我就一門心思搞好三濟堂茶葉銷售,讓它儘快有名有份。”
農旺年客氣地說,“老弟,你在外跑買賣辛苦啊!”
這時,徐才運連忙放下茶碗,說:“老兄,不辛苦。我這就回去,得趕緊找人印上茶葉名號。”
農旺年說,“那好,就有勞老弟了。”
隨即,徐才運起身告辭,匆忙回南頤縣城,去印茶葉名號。
徐才運走後,農旺年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製出好茶來?
這不僅是他多年未了的心願,而且,現在正處於“三濟堂”茶葉上市之際,迫在眉睫。足見,他的內心該有多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