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之前陳安歌做調查的時候,讓陳安歌再出武俠的人,幾乎是呈現碾壓形式的。
但陳安歌還是選擇了排名第二的探險。
《鬼吹燈》算探險嗎?
當然算了,它在大分類之中,就屬於探險。
只不過這種挖人祖墳的,卻還從未出現過。
當然,別說網路了,就算是傳統裡面,也還沒有以挖人祖墳為主的。
所以陳安歌準備帶起一股挖墳潮流。
但是,別人不知道《鬼吹燈》是講什麼的啊。
黃金屋大神群裡面。
夜語者都懵逼了。
“我勒個去,傳道者這是要做什麼?”
“新書是鬼怪?”
“臥槽,這是要和夜語者搶飯吃啊!”
“滾你媽的,我現在很方啊!”
雖然一個寫武俠的人突然之間轉寫鬼怪很奇怪,也讓人覺得不靠譜,但是……
這是傳道者啊。
誰知道會不會搞出什麼鬼東西。
而整個黃金屋之中,鬼怪巔峰,那就是夜語者。
要知道,鬼怪本來就不怎麼火熱,讀者群體也不大。
如今傳道者還跑進來了,這不是搶飯吃嗎?
“不知道傳道者到底咋想的,鬼怪不好寫啊,他為什麼不寫武俠呢!”
“估計人家想換個型別玩玩吧,他那幾本,我覺得一輩子都吃不完了!”
如今版權越來越重要,像陳安歌這種級別的網路作者,稍微大一點版權,那可都是千萬起步的。
沒錢了賣個版權,美滋滋啊。
這種疑惑在第二天鬼吹燈釋出了第一個章節之後就逐漸明朗了。
“我去,這是……在講故事?”
“這怎麼感覺好像是在講自己的經歷啊!”
“還別說,真的有這種感覺!”
“媽的,我看到那個紙人的時候,感覺後脊樑骨發涼!”
“哎,說起來這種第一人稱口述,感覺看起來很帶感啊!”
“的確!”
現在的,基本上都是第三人稱,畢竟第一人稱口述的時候格局太小,照顧不到其他角色。
但實際上,這種鬼怪,用第一人稱來描寫是最合適的,尤其是口述。
雖說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鬼,但這種類似於自傳體的口述方式,卻給人一種似幻似真,人生經歷的感覺。
而鬼故事,恰恰就需要這種感覺。
而且《鬼吹燈》的文字語言非常美,故事娓娓道來,彷彿在讀者面前,一層層的撥開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