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血!
飆血!
影片後面幾乎一直在飆血,血液就像是不要錢一般,刺激著觀眾的感官。
觀眾在電影院看電影,本來就是體驗大螢幕才能帶來的視覺衝擊感。
黑暗的電影院,充斥著血腥與暴力。
難怪……
難怪《殺死比爾》會被二次稽核,這樣的片子,根本不是小孩子能看的,哪怕是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也是相當恐怖刺激的。
被分到限制級裡面很正常。
已經散場了,雷歐走的時候什麼都沒說,但他本人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後半段的電影,幾乎時不時就有觀眾驚呼。
喜劇要讓人笑,動作要讓人感覺到緊張刺激。
《殺死比爾》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
“太可怕了!”
“我去,太爽了,那血飈的感覺都要濺在身上了!”
“一劍穿透人的身體,還把人直接甩出去,那把劍也太鋒利了吧!”
“復仇的片子,我根本沒記住情節,現在腦海裡面全是紅色!”
“媽的,有點不敢回家了!”
事實上第一場電影結束之後,網上就出現了不少關於《殺死比爾》的觀後影評。
“單身女孩子想要看的話,建議找人陪同!”
“未成年的孩子不建議觀看!”
“電影裡面有大量血腥畫面!”
但大多人都沒有劇透,只是簡單贅述了有關情節,當然更多的其實是對準備看這部片子人的勸誡。
但還是有不少人沒有看網上的影評,以至於晚上的電影散場之後,竟然有點小怕。
“和上一部電影完全相反,甚至難以相信這竟然是同一位導演拍攝出來的片子,這部片子的情節可以說老套到極致,就是一個殺手脫離組織想要過正常日子,但卻遭遇滅門慘案,最終復仇!但是……普通的情節,卻讓人看的欲罷不能!”
“這真的太刺激了,尤其是5D,感覺跟有人拿著劍在身邊砍一樣,那血飈的,感覺我的心臟病都要出來了!”
“說起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位安導拍攝電影是有規律的,一部商業片,一部文藝片,現在這部也算商業片吧!”
“還真是,賺錢,傳遞思想,現在又是賺錢,估計下一部電影,可能又是內涵片了。”
“一個字,爽就行了,至少這部電影已經做到了!”
殺死比爾這部片子的出現,讓影迷在陳安歌的身上又貼上了另外的標籤。
暴力美學!
這個詞也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很快就在網上流傳,但不得不說,殺死比爾這部片子所表現出來的美學,的確讓不少人驚訝。
尤其是從業者。
事實上血腥暴力也是一大分類,主角得大都是走的變態路線,當然也有黑幫片子。
這類的片子裡面的群毆,幾乎都伴隨著輕微的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