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鬼市”上出售的也大多是這類物品,初入行者最好不要碰。
而一些老照片、老鏡框、老唱片、老樂器、老鐘表,這些東西幾乎都是真品,但是這些東西近幾年的升值潛力不大,所以先前莫邪只能把這些東西全都遮蔽了。
而現在就不用了,這些畢竟也是老東西,要不然超級生物探測器怎麼會提示發現文明傳承之寶?
老東西有它的不可複制性,必然有升值的那一天,如果打算自己收藏,不妨先從這些小門類入手。
不過,莫邪這次的野心可是很大,所以自然不會被這些不值錢的東西吸引目光。
莫邪走在人流之中,方圓百米範圍之內的所有物品,全部被超級生物探測器掃描了一遍,這一遍掃描,主要是剔除那些一眼假的東西。
現在超級生物探測器正在透過碳十四的半衰過程,鑒定物品的生産年代,如果超過六十年,這個時候莫邪建立的資料庫,就開始起作用,透過大量資料比對,鑒定物品有沒有價值。
所以,雖然一次掃描進資料庫的東西很多,但是真正被超級生物探測器提示為文明傳承之寶的東西,卻少之又少。
這就是生物光腦升級的好處,要是原來,此時恐怕提示聲已經響成一片了,這也是原來莫邪不想在這裡撿漏的原因。
只是分析那一大串提示,就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現在莫邪設定了各種條件,還能透過資料比對,進行初步鑒定,能夠被超級生物探測器判定為文明傳承之寶的東西,就要少多了。
這樣一來,也可以看得出此時的潘家園,已經不是幾十年前的時候,現在要想在鬼市找到一件寶貝,還真是挺難。
由於很多東西的年代不超過六十年,所以第一時間就被剔除,所以生物光腦的運算速度很快。
不過,就算這樣,一次掃描幾萬件物品,超級生物探測器也需要分析一會兒,只是一個年代鑒定,就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等著分析結果的時候,莫邪也不閑著,他在鬼市上四處溜達,爭取把所有東西都掃描進資料庫,到時候慢慢的分析,等著結果出來就好了。
逛了一圈,莫邪發現這裡的鬼市,跟川府那邊還真是有很大的不同,在這裡高手很多,最起碼表現的要專業的多。
莫邪發現,在這潘家園“鬼市”買賣東西,除了部分買家需要準備放大鏡之類的物品,還有很多裝備。
首先是買家賣家共同的必備物品,就是各式手電筒,眼下已入初冬,“鬼市”營業的時間淩晨4點30分,而冬天正值午夜時份,此時天色未明,此刻來“鬼市”,雖有大燈照明,但仍舊是熒光一片,猶如歌星演唱會那般氣勢非凡。
除了手電筒、放大鏡,這裡的“鬼市”上,還有很多人“裝備”著一種俗稱褡褳的布口袋。
這些人首先仔細研究相中的物品,一旦成交,馬上把自己心儀的寶貝放到布袋子裡。
舊時的褡褳有兩個兜,可以前後搭背在肩上,現在只是一個粗布口袋,樣式變了,功能卻是一樣。
在“鬼市”上看到手拿布袋的人,老“鬼客”就會知道,那些都是收藏迷或者資深玩家。
而讓莫邪十分熟悉的就是討價還價了,特別是不用說話的方式,他更是熟悉。
東北和齊魯等地買賣牲口談價錢,就不用說話,買賣雙方各人一隻手,在一個棉袖套裡討價還價。
當然在這裡討價還價的方式很多,小物件的交易討價還價,你來我往,大大方方不怕旁人聽見。
而買家相中賣家價值較高的大物件,雙方就開始“咬耳朵”,只要看到有兩人在那裡小聲嘀咕,這個買賣十有八九就算做成了。
在這些討價還價之中,不時的會出現一些有著怪異腔調的人,這些人都是外國人,黑的、白的、棕的、黃的都有。
到了現在,國內外遊客中的收藏愛好者,也將逛“鬼市”列為首都之行的重要內容。
這裡不少“老鬼”甚至學會了用英語、俄語、日語做起了外國人的買賣。
守著一堆土得掉渣的老物件兒,操一口時髦的加州英語,聽著也十分有趣。
當然,遇到了一個會說中國話的老外,聽著他們的紐約腔調的首都話,就更有趣了。
潘家園“鬼市”真正賣貨的時間,就主要集中在週六的淩晨4點30分開市到早上8點,此時真正的淘寶者和販賣者最為集中,所以此時這裡的人流量最大。
而八點以後“鬼氣”散盡,淘寶者和外地販運者,不管是否買到好貨都已離開。
此時,外地遊客和本市不願早起的收藏愛好者,才姍姍前來,或看稀奇熱鬧,或買些自己的收藏回家。
所以此時過來,莫邪也算是見識到了首都真正的繁華,在這裡人山人海,什麼樣的人都有,這也讓莫邪見識了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