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文隨父母住在海湖森林公園的一片別墅區裡。
經謝苗一路介紹,老劉和歐陽才知道張遠文出身豪門。
這一家祖上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活躍在舊中國的上層社會,到了民國時期,即便比不上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卻也差不了多少。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氏王朝在極短的時間內節節敗退,親蔣的張家也隨之大禍臨頭。於是,經家族會議決定後,便施展出舊時豪門面臨王朝崩裂時最慣於使用的手段:分家依附於不同的政權,俗稱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三國時期,琅琊諸葛家在面臨天下大亂時分家,兄長諸葛瑾跟著東吳的暴發戶孫老闆,弟弟諸葛亮跟著賣草鞋的劉老闆,族弟諸葛誕跟著陰險的曹老闆。這樣一來,無論三個老闆中最終哪一個勝出,至少都能確保一支族人能跟著發達起來,延續琅琊諸葛家數百年的榮華。
當時的張家也效仿諸葛家的做法,主家跟隨蔣氏一同飛往寶島臺灣,留下一支歸附新中國。
剛剛歸附時,新中國善待留在大陸的張氏一家,張家的祖上也很守規矩,整個家族穩定下來後,雖然身份不再顯赫,但是家族財富仍在。
可惜的是,當時的張家出了幾個敗家子,陸陸續續敗光了許多家產。
緊接其後,十年浩劫來臨,張家的幾個主事人都被打成造反派,病的病、死的死,家業也隨之完全敗落,張家的幾個敗家子卻也被這場浩劫掃蕩一空,最終只留下了張遠文的外祖父這根獨苗。
十年浩劫結束,大規模***之後,張家獨苗利用家族遺留下來的人脈網路和錢財,進行大膽投資和經營,讓家族恢復了往日榮光。xь.
但這位讓家族復興的張家獨苗卻只生了一個女兒,就是張雯。
張雯找了家世普通的劉紹峰結婚,張家外祖對劉紹峰唯一的要求就是生了小孩後,孩子得姓張,這就是張巧兒和張遠文隨了母姓的由來。
這些情況不算隱秘,甚至知道的人還不少,因此謝苗很快就掌握得一清二楚。
警車到了海湖森林公園後,順著沿湖大道轉了個圈,到了湖中心半島的一片別墅區。
這片別墅區只有幾棟巨大的獨棟別墅,是海湖森林公園附近的樓王。每一棟別墅都有圍牆環繞,中間隔離出幾個獨立的庭院,圍牆外面就是小樹林和海湖,環境十分優雅。半島的另外一側還可以看到一個小型碼頭,碼頭上停了幾艘遊艇。
警車開到一個別墅門口,老劉和歐陽仔細觀察了一下,這棟別墅足有五層,總面積至少在兩千平以上。穿過庭院,走過智慧化的門鎖,室內的陳設更是奢華無比。歐陽盯著一張凳子,偷偷地告訴老劉,這張凳子抵得上他家的那套房。
老劉不為所動,內心的疑惑卻越發濃烈:張遠文這樣的豪門貴子,會和汪小雅這樣的街頭小太妹產生情感糾葛,甚至讓汪小雅懷孕,或者製造了汪小雅落水溺亡?
進來後卻發現裡面悄無一人,保姆讓三人稍等,她去樓上叫人。
很快,一個身著華服、儀態端莊的中年婦女從樓上走了下來。這個婦女的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著一股雍容華貴的氣質。
豪門與普通富人或暴發戶之間存在著本質區別,這種區別不僅在於家族底蘊的沉澱和身邊環境薰陶所鑄就的非凡氣質,更在於這些豪門的「豪」體現在了不易讓人察覺的生活細節中。
別的不說,光是說說衣食住行,就能讓普通人知道什麼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穿衣方面。你以為他們穿的都是國際品牌,或者身上到處都是珠光寶玉,然後布靈布靈亮晶晶,隨便一件T恤就是五位數的這種?這樣穿的都是暴發戶。
他們往往
更加註重整體形象和服裝的搭配,使之呈現出最好的狀態。這就讓他們即便長相和身材都一般,卻能讓人看起來極有氣質。所以,他們的服裝都是透過頂級服裝設計師專業定製而成。
鞋子肯定要和每一套衣服搭配,並且一定是手工製作,做工精良,鞋底和鞋板之間要用針線縫製,而不是用膠粘成。同一雙鞋不能連續穿兩天。
吃的方面。什麼鮑魚、魚翅、燕窩、熊掌,這些都是暴發戶的最愛。有底蘊的豪門都只吃自己土地上出產的東西,專人飼養的家禽、野味、魚肉,還有自家菜園出產的新鮮蔬菜和自家果園生長的水果,真正的綠色食品,純天然、無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