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情說到這裡,謝晉元忽然想起來,蘭妮兒的娘是小腳,自己的娘可不是小腳啊。自己的娘經常下地幹活,身體也很好。他的心裡冒出一個念頭來:不如把自己的娘接到廠裡來,也讓娘享享福。
確實,在這裡生活,住樓房,有自來水,有電燈,出門是水泥鋪成的道路,生活比老家農村好多了。
在山東人的傳統觀念中,孝道是最重要的。要是說那個人不好,最惡毒的話就是說這個人不孝。謝晉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孝子。
於是,他又對妻子說:“要不這樣。我把我娘接來,讓她看孩子。你去上班試試?”
蘭妮兒聞言高興起來。雖然沒有將自己的娘接過來,但是自己出去上班的目的達到了。
謝晉元想到就做。沒過幾天,就從老家把孃親接來了。他把一間大屋子專門隔開一間小屋給娘單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了奶奶給看孩子,蘭妮兒如願以償,來到廠裡的服務公司上班了。那個時候,工廠招收外面的人很嚴格,但是對職工家屬完全敞開大門。只要職工家屬自己願意工作,就馬上給安排進工廠的直屬單位,不需要託人說情。
蘭妮兒被分到廠裡的服務公司工作。她第一次加入到集體的工作中來,熱情高漲。由於她長得漂亮,被安排去站櫃檯,當售貨員。奶奶則在家帶孫子和孫女。
其實,家裡的兩個孩子也很好帶。大女兒萍萍已經上學,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兒子剛剛兩歲,每天就在家門口,和鄰居孩子一起玩。周圍的孩子都是廠裡職工的孩子,相互之間很熟悉,很安全。奶奶的任務,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把兩個孩子招呼回來就行了。由於這裡的生活條件很好,奶奶過的也很舒心。
很快就到了年底。元旦這天,蘭妮兒下班的時候買了一斤肉,晚飯的時候做了一鍋土豆燉肉。下班的謝晉元、放學的萍萍和外面玩耍的大兒子一進門,就聞到滿屋子飄著的肉香味。今天不用奶奶招呼,就主動的洗了手,坐在飯桌前等候開飯。
蘭妮兒將米飯端上來分好,又將一大碗燉肉端上桌。開飯了。謝晉元首先伸出筷子,夾起一塊肉,放到奶奶的飯碗裡。這也是老家的傳統。逢年過節,做了好吃的,第一口一定要給家裡的年齡最大的老人。
沒想到,萍萍“哇”的一聲大哭,把大家嚇了一跳。蘭妮兒連忙問道:“小萍,你怎麼了?”
萍萍哭著說:“那塊肉,爸爸沒給我!”
原來,萍萍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在家裡一直受寵,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先給她,每年還給做新衣服。即使後來弟弟出生,這個習慣也沒有改變。這在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中,難能可貴。沒想到,這次吃肉,第一塊肉,爸爸沒有夾給她,竟然給了奶奶。萍萍頓時覺得自己受到極大的委屈。
奶奶尷尬不已。一個老人,和小孫女爭嘴,傳出去也太丟人了。她連忙把肉夾到孫女碗裡,安慰道:“小萍不哭。奶奶把肉給你吃。奶奶不吃肉。”
謝晉元一聽,原來女兒哭鬧是這個原因,立刻大怒。一巴掌呼到萍萍頭上,罵道:“你這個不孝的東西,我打死你!”
謝晉元很重視孝順,但是沒有文化,遇到孩子不孝順,不知道怎樣說服教育,只知道動手打孩子。這是個壞脾氣的山東男人。
“哇!”萍萍捱了打,哭的更厲害了。
蘭妮兒趕緊攔住脾氣暴躁的丈夫,說:“小孩子不懂事兒,你好好說就行,打她幹什麼!”
謝晉元聞言,立刻將矛頭轉過來對準妻子,怒聲說:“這都怨你。你不在家裡好好的帶孩子,跑去上什麼班。你看,孩子都被慣成了什麼樣子。你明天待在家裡,不要去上班了。”
說完筷子一放,也不吃飯了,氣沖沖的摔門而去。
孩子不孝順,怨誰呢?有點文化的人都知道,子不教,父之過。可是謝晉元沒什麼文化,不知道教育孩子是當父親的責任,反倒埋怨妻子。更加不幸的是,妻子蘭妮兒也沒有多少文化,下意識的也就認下了這個責任。
元旦的和諧,被一塊肉攪合了。最後的代價,是蘭妮兒結束了短短兩個多月的工作生涯,回到家裡繼續當一個家庭主婦。後來每當蘭妮兒想起這件事兒,都唏噓不已。
蘭妮兒回到家裡,回覆到家庭主婦狀態,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服做衛生,忙活家務。這還不算,在多子多福的思想盛行的情況下,這一年,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謝晉元一連很多天,臉上都是帶著笑容,也不再罵人了。這讓手下的工人日子好過多了。郭主任聽到謝晉元現在不再驕傲的訊息,也高興起來,覺得自己的敲打起了作用。
誰也沒有注意到奶奶的變化。從元旦這天起,奶奶的身體日漸消瘦。蘭妮兒發現奶奶飯量忽然變小了。每次吃飯,略微扒拉幾口,就說吃飽了。蘭妮兒問道:“娘,你怎麼吃這麼一點飯?”
第六十七章 撈出老鄉
喜歡有國之民請大家收藏:()有國之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