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不和馮世林甚至是明光銀行為友,但是說不定林遂以後會和他們有合作,她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林遂和明光銀行的關係。
雖然這樣想,但她也沒必要個給馮世林好臉色,否則人家會以為她好欺負。
竇雲舒最後瞪了眼馮世林離開的方向,專心辦起林遂交代的事情。
宏盛集團在隨城屹立了三十幾年,開創這家公司的老總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要認真查起來並不難。
所以當天晚上林遂就收到了來自竇雲舒關於荀博明的資料。
他粗略的看了一下,發現這份資料囊括了荀博明的姓名年齡、學歷文憑、家庭住址、發家史,還有這些年宏盛集團對外公佈的一些專案。
“竇總就是細心啊!”
他戲謔地感嘆了一句,也怪他沒說清楚,還強調什麼越詳細越好。
林遂從眾多資訊中挑挑揀揀,選了一些有用的。
荀博明二十七歲的時候創辦了宏盛集團,也算是年少有為,三十幾年來宏盛集團發展的越來越好,全靠他獨到的眼光和他敢於挑戰的精神。
荀博明這個人沒有什麼愛好,就是喜歡收藏一些古玩字畫,甚至為他那些寶貝建了一個私人的收藏博物館。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女人的衣櫃永遠缺一件衣服,荀總的博物館永遠缺一張古字畫。
“十年前,荀博明花一千萬從一個黃姓字畫收藏家手裡收購了《富春山居圖》,這是他最喜愛的一幅古畫之一。”
林遂逐字逐句念著這句話,心中疑惑頓生。
怎麼還有一幅《富春山居圖》?
不對!系統說後來拍賣的那副叫《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卷?難道還分上卷下卷,或者一卷二卷?
林遂摸了摸光滑的下巴,像這種不瞭解的領域,他一般都是直接上網搜尋。
結果如他所料,富春山居圖確實存在前半卷和後半卷,前半卷叫《剩山圖》,後半卷叫《無用師卷》,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為師弟無用師所繪。
這畫幾經輾轉,落到了清朝的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打算燒掉《富春山居圖》和《千字文》給自己殉葬,還好他的侄子衝進火場把畫救了出來。
這幅被後世譽為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古畫,也因此被火燒成了一大一小兩段。
看到《富春山居圖》的這段死裡逃生的歷史經歷,林遂搖了搖頭。
“真是沒辦法理解這些人的想法,好好的畫傳承給子孫不好嗎?生前沒欣賞夠,還要帶到墳墓裡繼續欣賞?”
林遂想了想,大抵像吳洪裕這種收藏家都有種“我是世界上唯一看得懂這幅畫並能好好愛惜它的人”這樣的想法。
於是他們設想了一百種當畫離開他們身邊之後的場景,可能會被目不識丁的人撿到淪為草紙,可能會被鄉村老婦人撿到拿去當柴火燒,更可能被一個道貌岸然的傢伙拿去當炫耀的資本。
不管是哪個結局,都不如現在就帶著走,還能保持它在世上的價值。
想到這,林遂自嘲地笑起來。
他還真是閒下來了,竟然會沒事到去猜測這些有的沒的。
喜歡後母奪家產,我萬億財富被曝光了請大家收藏:()後母奪家產,我萬億財富被曝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