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水師西化之路 (第2/2頁)

推薦閱讀: 歡喜冤家

周圍的人有些不解,這一戰下來,必然會有大批西班牙人落入呂宋的手中,為何反而要向剛來的明朝海軍投降呢?

阿爾瓦公爵似乎知道他們的意思,頹然的解釋道:“呂宋是明朝的屬國,沒有與我們談判的權力,而且他們不能給西班牙帶來利益,我們需要與明朝和談,以確保西班牙不被逐出明朝的貿易體系。”

用後世的話來說,現在的明朝就是最大的製造業大國,世界工廠,而且只此一家,幾乎處於壟斷的地位,連個像樣的競爭對手都沒有。

這種地位,決定了明朝在貿易過程中的主動地位,都是各國來求著明朝讓他們貿易,因為只有明朝才有茶葉、瓷器等物品,別的地方沒的買。

這種地位保持了千年,到後來英國人自己種茶,西方各國開始仿造中國的瓷器,才使得這一地位逆轉。

西班牙這個國家擴張的方式很粗暴,靠著美洲白銀暴富,但也正是因為有銀子可以挖,讓西班牙不太重視國內的發展。

挖銀子簡單,辦實業難,西班牙人抱著金山銀山,自然選擇簡單的來,所以國內的各行各業得反而得不到發展。

他們缺什麼直接購買消費,跟後世的中東土老財一樣,造成了西班牙的表面繁榮,並沒催生本國的資本萌芽,一旦銀子挖完立刻衰落。

此時,可以說西班牙國內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産業,所以他們尤其需要從外界進口貨物,來滿足本國的消耗,否則銀子只是石頭,還會造成本國的通貨膨脹。

西班牙的發展模式,註定了他的曇花一現,註定了會被採用新的拓殖方式的英國趕上。

呂宋只是大明的屬國,且人口稀少,也不産出什麼貨物,西班牙沒有什麼和呂宋可談的,所以阿爾瓦公爵決定投降明朝,獲取與明朝高層接觸的機會。

遠處鄭成功的座艦上,負責瞭望士卒忽然大喊道:“國公,西班牙人掛白旗了!”

鄭成功時刻注意著前面逃走的兩艘戰艦,他從千裡鏡中,只見兩艘西班牙的戰船,紛紛掛起了白旗,但是卻沒有降帆,而是繼續向西行駛,臉色不禁一變。

這兩艘西班牙戰船,分明是去向迎面而來的明朝投降,鄭成功將千裡鏡放下,頓時懊惱的一拳砸在圍欄上,“該死的西夷!”

呂宋國小,人力不足,造船方面也遠遠落後於明朝,而在這將近兩年的海上拉鋸中,鄭成功已經認識到他們在海船與西班牙人的差距,所以呂宋迫切的需要對戰船進行換代,需要更快和火力更強大的戰船。

只是呂宋國力弱小,沒有能力去大規模的製造西式的戰船,那這幾艘西班牙的千噸級的戰艦,對於呂宋就格外的重要了。

海面上,兩艘西班牙戰艦,繼續向西航行,呂宋五艘戰船追再後面緊追,但是他們的速度與西班牙船的速度差不多,所以只能眼看這他們嚮明朝水師投降。

這一戰,呂宋與大明在一方,呂宋又是大明的屬國,但畢竟不算真正的一家,爭奪戰利品不可避免,兩艘西班牙的戰船落入明朝水師手中,水師沒有再給呂宋的道理,而且明朝水師也很需要這幾艘西班牙戰船。

大明水師的西化之路,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雖不願意承認,但是西方的戰船,確實已經超過了明朝的戰船。

福船的特點是平穩,載貨量大,但是在海上作戰,需要的是速度和火炮的優勢,所以同等噸位而言,福船對上西方帆船,並沒有什麼優勢,修長的船身加上多層甲板炮,才是戰船發展的方向。

在明朝開戰以前,已經有十五艘仿造荷蘭的西式戰船,擊敗荷蘭人之後,明朝又俘獲了十多艘荷蘭船隻,西式戰船的數目超過了三十艘,可以說已經有了一支在南洋,甚至印度洋都無敵的艦隊。

不過荷蘭人的戰艦,其實也有許多缺點,明朝在仿造中便發現荷蘭艦船的結構並不穩定,速度雖快,但火力配置、龍骨、船板的厚度都有缺陷,但明朝工匠還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案。

荷蘭船隻的缺陷,是為了保持荷蘭在遠洋運輸上的優勢,他們為了能夠擁有更快的速度,運更多的東西,所以在船之結構上動了手腳,犧牲了很多東西,但明朝的水師不需要運送什麼東西,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航線和作戰,所以仿造荷蘭船,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西班牙的戰船,特別是一萬二百噸的聖菲利普號,明朝也十分感興趣。

前不久明朝水師的兩艘三桅炮船,在婆羅洲西岸巡視,遇見了一艘西班牙的千噸戰船,兩艘對一艘,都沒將對方拿下,其中一艘還受到了重創,所以明朝水師對於西班牙的戰船很感興趣,明軍在俘獲了蘇祿島上的西班牙人後,急著趕來參戰,就是想從呂宋水師手中分一杯羹……

最新小說: 三國武聖 化龍 吉祥太平 心於長熙 徒弟他就是不吃藥 三國新馬超 我們的1983 固山額真 口袋裝個兜率宮 二貨重生之都市修真 就問你氣不氣 明謀天下 環保大師 柱國 花都小仙醫 我的農場能提現 英雄夢 修仙歸來闖藝校 醫道無間 卉香之雲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