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若是向當年一樣,以劫掠為目的南下,對於少馬的明朝來說,還真不好對付。
此時魯王才有些慶幸,這次爭位風波沒有擴大,三家沒有散夥。
要是明朝內部亂起來,讓滿清從新佔據優勢,那這幾年的苦工便白費了。
“榆園軍的事情,還有本王的擔憂,你們誰寫個摺子,本王過目後,立刻送到南京。”
南京城,這時在議事殿內,一片嘈雜。
王彥座在正堂,兩邊是參與談判的三方大臣。
“既然已經確定了皇長子登基,三方共同組閣,那朝廷的官制,就必須統一起來,今後官員任命都要收歸朝廷。”王彥開口說道。
要重建中央,首先就得把官員任命的權利收回來,至少是名義上收回來,否則現在明朝的官制太過混亂,也容易引起動亂。
“殿下,此事恐怕還有待磋商。”魯王一派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收回去,魯王便不能再任命治下官員,而且那些大學士怎麼辦。
王彥見張肯堂反對,賴著性子說道:“不僅是魯藩,本藩也不再私自任命關員。改革一步步的來,本藩也沒想一步到位,先把名義收歸朝廷。魯藩可以用理政親王的名義,督浙江、江北諸事,浙江巡撫的人選也由你們浙黨擬定。”
王彥說完又看著萬元吉等人說道:“唐王一邊也是一樣。”
收回官員任命,這是必須要做的,不然魯王這邊封個大學士,朝廷這邊要不要認,要是認的話,那魯王是不是就可以,用官位來挖朝廷的牆角了。
張肯堂聽王彥說完,衡陽藩既然率先妥協,而且也沒侵奪魯王的利益,便點頭答應了,畢竟一個中央政權,連官員的任命,都任命不了,那還叫什麼中央。
王彥接著說道:“之前本藩在武昌施行了一套議事堂的制度,雖然只是在內閣的基礎上,做了些改變,但在湖廣執行的尚算不錯,現在正好可以拿來。”
王彥頓了頓,接著說道:“我們各方,按實力,派選官員進入議事堂,地方上或是朝廷有什麼提議,比如向朝廷要錢,或者朝廷要加收稅負,抽調兵馬,各方都在此處協商,得到多數之持,便可透過,然後各方便必須施行。”
議事殿上,一下熱鬧起來,張煌言、張肯堂代表浙系勢力,萬元吉等人代表江西、福建,他們對於議事堂的規則並不清楚,但是他們都是政治老手,老官僚,瞬間就洞察要害。
“殿下,議事堂人員按實力分配,最後又按票數決定,那不是殿下一家說的算嗎?”張煌言出生質疑道。
王彥點點頭,“這項制度,尚在摸索之中,但本藩與幕僚也進行過一些商議,按著內閣票裡的慣例,超過半數贊成即可,這點沒有什麼好爭的。現今議事堂中,本藩佔據六成,唐魯共計佔四成,這確實有些不公,但如果理政三王各有額外的兩成票,兩藩合縱,就是八対八,如此可算公道?”
浙黨和擁唐派,聽他說完,不禁對視了一眼。
這時王彥又補充道:“為了防止形成僵局,本藩還打算從各省引入一成的無黨官紳進來。諸多制度,都還不完善,我等當共勉,有錯就改,好的就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