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那也沒什麼,但現在江西剛剛大敗,他們不得不考慮王彥的感受。
如果現在群起擁唐,那就等於在逼迫王彥表態。
經歷過今歲王彥從朝廷出走,自建藩國後,他們已經不敢逼王彥。
隆武給王彥一道旨意,封其為大將軍,此職務在明初徐達死後,已經廢除,現在也並非律令內的官職,更像是一種榮譽,但要是按著古法,大將軍是有權節制天下兵馬的。
這雖然只是一個名義,要是不把他當真,那就只是個榮譽,但王彥非拿雞毛當令箭,下面的人又配合,那他就確實有節制天下兵馬的大權。
此時唐王對於王彥可以說十分忌憚,因為經過大勝關一敗,整個大明內部,其他幾股勢力合起來,也沒有王彥兵力強大。
唐王見王彥沒有表態,略帶一絲尷尬道:“皇兄方崩,孤怎麼能這個時候登基,況且皇兄有子,孤接大位,難以服眾。”
說完,唐王看了王彥一眼,明顯是試探他的態度。
王彥知曉他的意思,但他內心卻有些想法,顧元鏡這麼急著想讓唐王繼位,這正好說明瞭擁唐派大臣不夠自信,沒有信心坐穩皇位,所以想要搶佔先機,率先登基。
現在可以說隆武屍骨未寒,這邊就搶著登基,吃相實在有些難看,而他們的不自信,正好也說明瞭唐王繼統的阻力很大。
王彥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打完江南之戰,如果唐王現在就登基,就算他沒意見,但魯王肯定會有意見。
畢竟當初隆武朝廷與魯王還有個約定,以光複南京來決定儲位。
現在唐藩一系打了敗仗,卻又搶先登基,魯王肯定會有怨言,那他還會不會配合攻打南京,就會是一個大問題。
想到此處,王彥沉吟一聲,開口說道:“大行皇帝,既然指定監國繼承大統,孤以為此事,顧閣老也不用著急,眼下還是要先處理大行皇帝的後事,完成大行皇帝的遺志要緊。等打下南京,監國再登大位,如此才能四海歸服!”
顧元鏡聽了,卻說道:“殿下,大行皇帝駕崩於外,若監國不登基,其他藩王私自登位,如此該怎麼辦?”
他這是怕魯王得到訊息,搶先登基,王彥聽了臉色一冷,“誰敢不顧大局,只為一己之私,孤與五忠軍,絕不同意!朝廷這邊沒做反應,誰敢私自登基?”
萬元吉等人臉色一變,這已經不是他認識的王彥,眾臣全都沉默下來。
唐王見此,出來說道:“孤絕得王卿說的有理,皇兄剛走,孤便登位,難免有人不服氣,若是再起爭端,南京就沒法打了。”
唐王從王彥的話中,聽出了王彥尊重隆武的遺旨,認可他是隆武選定的繼承人,那他的心便放了下來。
眾臣見唐王都妥協,便也就暫時不提。
是夜,哭聲綿延了一晚,這種負面的情緒如果控制不好,極有可能引發大軍崩潰,但是若是處理妥當,則還有哀兵必勝一說。
哭聲綿延一夜,次日清晨,江西兵、江上的水師,連夜拆除了不少清軍留下的軍帳,趕制了素衣,數萬人馬具縞素,白幡林立,八月天,馬鞍山下一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