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商業的影響 (第2/2頁)

推薦閱讀: 誰要和AI談戀愛

原來的武昌城內,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已經被人佔滿,行轅這麼多衙門,根本無處安放,而徵收民宅又因為地價太高,太費銀錢。

武昌城外,長江北岸,這裡規劃出來一大片區域,用於官府的諸多建設,一些商號也在此買下土地,建造屋宅,整片區域十分繁忙。

這些官衙、府宅、商鋪一旦建立起來,很快就能形成一個新城。

王彥領著一眾官員前來視察北岸新建的武學和國學,這時為藩國培養文武班底的地方,所以王彥特別重視。

兩座學院相臨而建,目前都還只是搭起一個框架,除了立起了幾根樑柱,還只是一堆黃土,無數的民夫正抬著一根根圓木,運上工地,或者喊著號子敲打木樁。

王彥與眾人站在一個小坡上,他看了一陣,便問一旁的遊友倫道:“春分之際,正是農忙時節,孤見僅此片工地,就有民夫近萬人,是否會影響百姓春耕呢?”

遊友倫搖搖頭,“殿下放心,今歲武昌府一帶,許多百姓改種棉花,要到四月間才開始種植,因而正好乘著閑暇,給官府做工掙些零錢,等到了四月間,這批人回鄉後,下官便徵集種稻米的民夫來上工,並不會影響百姓生産,反而能為他們增加一比收入。”

王彥聽了點點頭,這歷代大興土木,必然勞民傷財,他很擔心這一點。

按著遊友倫的做法,他現在並沒有擾民,只是加倍的傷財,但這些錢財也沒什麼好心疼的,百姓有了錢,武昌的商業也就盤活,有利於商業的繁榮和發展。

不過這百姓改種棉花,是怎麼回事呢?王彥皺了下眉頭問道:“糧食乃國之根本,武昌百姓怎麼改種棉花呢?”

遊友倫微微一愣,“殿下,此種風氣在去年便已經興起,今年二月時,官府做了統計,武昌府三成的稻田,已經改成棉田了,荊州、嶽州等地也差不多如此。”

一旁的陳永華,見遊友倫沒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便接話說道:“殿下,宋時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語,但到本朝便成了湖廣熟天下足,這其中的轉變,就是因為江浙一帶成為本朝的棉紡織中心,民間種棉花比種稻米更劃算,所以江浙普遍轉種棉花,本朝的種糧的中心,便開始往湖廣移動,而此時江南在滿清手中,洪賊又將棉田改為稻田,本朝商賈欲紡織棉布貿易,但民間缺少棉花,很難買到原料,從而使得棉花價值走高,百姓見有利可圖,自然改種棉花。”

經過他這麼一說,王彥立刻就明白了,但他心中的憂慮卻沒有消除,反而更勝,他腦海中立刻出現一副現在的大明版圖,尋找可以取代湖廣的産糧之地,但他腦中搜尋了一遍,卻悲觀的發現,根本沒有足以撐起大明的糧倉。

這要是都盲目的種棉花,那還得了。

陳永華見王彥表情嚴肅,猜到了他的想法,連忙說道:“殿下,南洋啊!”

王彥聽他一說,眼前一亮,他從經營粵地開始,每年都會向南洋買糧,那地方一年三熟,真比起來,湖廣都比不過,但南洋諸國畢竟是外邦,讓他們掌握大明的糧食命脈,王彥只覺得卵子被人捏住了一樣。

“這糧食乃國家根本,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較好。”王彥沉吟一聲說道。

陳永華笑了笑,“殿下不是設立了理藩院嗎?而且水師現在正聯合藩屬攻打占城,這些契機都可以利用起來,加強本朝對藩屬的控制。”

幾人正說著,這時一支騎兵忽然疾馳到了高地下面,一員將領急匆匆的下馬,跑了上來,單膝稟報道:“啟稟殿下,何總督讓末將請殿下回城,說是魯監國派使者過來了。”

最新小說: 環保大師 柱國 花都小仙醫 我的農場能提現 英雄夢 修仙歸來闖藝校 醫道無間 卉香之雲楓 列國志之虞國傳奇 契約·十宗罪 [綜]個性名為齊木 我的儲備糧們發現了彼此的存在 強勢女入水滸 女總裁的妖孽保鏢 少年漫遊記 三國之無上功勳 異界歸來我為王 [文豪野犬雙黑太中]Trouble Maker 直男掰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