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被困於揚州,訊息閉塞,不知大明面臨的局勢,並沒有因為他佔據揚州,而改變多少,依然的風雨飄搖,依然的危如累卵。
這時他正在西城上,看著炮隊,同西城高坡上的清軍炮陣,進行炮戰。
清軍火炮,擺放在西城外的高坡上,可以俯視城內,指哪打哪,對於西城守軍十分不利,特別是西北缺口,至今尚未修複,每天拉鋸都會戰死成百上千的守軍,比其他方向戰死的明軍總數還要多,對守城極為不利。
王彥要改變不利的局勢,要麼打下西城外的高地,要麼用城上火炮壓制清軍炮陣,但多鐸深知高坡的重要性,早就派遣重兵守衛,加之城內明軍多是新卒,拒城而守尚可,出城浪戰卻打不過清軍,他無機可乘,便只能依靠城上火炮,同清軍對轟。
王彥並不精通炮戰,因此之前一直被清軍火炮壓著打,幸得何剛向他推薦,兵部司務陳於階,才慢慢扭轉劣勢,勉強和清軍戰個平手。
王彥見陳於階指揮炮隊得心應手,強他百倍,心裡自然高興,一番瞭解,才知陳於階乃是大明已故重臣餘光啟的外甥。
徐光啟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又是有名的科學家,精通西學,擅長鑄炮和火器,陳於階自小便受其影響。
他知識廣博,通曉天文,熟知西方使用槍炮的秘密,精於城防,曾為朝廷立過大功,被朝廷封為欽天監博士。
烈皇帝殉國後,弘光帝繼位,他流落南方,被史可法招到揚州,以兵部司務之職,負責訓練士兵使用火槍、火炮。
清軍圍困揚州時,他正好被困城中,為忠義營官兵所救。
火器是守城的利器,王彥能得到陳於階這樣的人才,自然要加以重用,隨命之為炮隊指揮。
揚州城內外炮聲不絕,上演著關系大明生死存亡的大戰,在湖北、江西一帶,另一場關系大順生死的大戰,也進入了尾聲。
三月間,左良玉藉口接到烈皇帝“太子”密詔,扯起造反大旗,全軍乘船東下,放火焚毀武昌。
李自成帶領大軍進駐已成一片赤地的武昌城,不久後阿濟格部清軍追蹤而至,兵圍武昌。
李自成命劉宗敏、田見秀領五千人馬出戰,被清軍擊敗,他頓時驚恐萬分,不敢再同清軍交戰,隨放棄武昌繼續東下。
這時的大順軍,處境已經十分艱難,荊襄四府輕易落入清軍之手,不僅沒有阻滯清軍,反而後勤補給之地盡失。
大順軍及要保護隨軍家眷,又要防備清軍,還要想法為十多萬大軍隨地籌糧,指揮頓時混亂。
大順軍上犯荊、嶽,下走蘄、黃,四處籌糧,一片混亂,已經沒有了一個明確的作戰方向,原本制定的水陸並進,直下南京之策,也因此而耽擱,更加不能甩掉身後的清兵。
四月上旬,大順軍在陽新富池口,再次被阿濟格追上,毫無防備之下,大營被清軍沖破,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