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妙了,這一對比,他們在燕國連生意都沒得做,投降我們就能獲得大片的海外市場,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會答應的。”曾東越聽越是興奮。
姜桓燕心中還有疑問:“你說宋軍明明知道強攻柳州無望,鄧元覺為什麼還一直駐軍在城外不肯離去?”
曾東細細一想,驚訝道:“殿下的意思是高嵐出兵偷襲蓬萊是鄧元覺背後策劃的?”
姜桓燕點了點頭:“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我想不出他還有什麼理由一直不肯撤兵。”
“不如我們出城去給他一個教訓,反正現在我們的兵力要比他們的多。”曾東有些憤怒。
姜桓燕搖了搖頭:“正面強攻不是上策,就算最後打贏了,我們的損失也不會小。他既然能讓朱庭訓偷襲我的後方,我難道就不會找人偷襲他的後方嗎?”
曾東先是眼睛一亮,而後又疑惑道:“你是說隨州的項楚嗎?楚國可是被我們和鄧元覺聯手滅掉的,他會聽我們的嗎?”
“他一定會的,別忘了之前他就和田大將軍一起打過夏口。項楚心裡比誰都清楚,困守隨州這樣的一座孤城,最後的下場會是什麼,如果他不抓住現在的機會,等鄧元覺回去了,就真的沒一點機會了。”姜桓燕篤定的道。
“那我現在就派人去隨州給項楚送信,讓鄧元覺也嚐嚐後方被偷襲的滋味。”曾東惡狠狠的道。
當夜,三萬大軍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出了柳州城,直奔安陽而去。正如姜桓燕所判斷的,高嵐在奪回蓬萊後就面臨著缺糧的風險。本來城中的儲糧還夠他的兩萬大軍支撐一個月,但碼頭被燒燬後,城內百姓在有心人的煽動下,紛紛去太守府要求高嵐開倉放糧。
高嵐面對群情激憤的百姓,自知理虧又哪裡敢不答應,把倉庫中僅有的一點存糧又都放了出去。好在蓬萊城離安陽不遠,當日向朱庭訓求援,隔日糧草就能運送過來。
“太尉大人不好了,我們的糧草被齊軍劫走了。”一名軍士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
高嵐大驚失色:“什麼?怎麼這麼不小心,現在可怎麼辦?我們的存糧還夠用多久?”
軍士戰戰兢兢的道:“只夠三日之用了。”
“趕緊再向太上皇求援,這次多些派人馬,務必要把糧草運回來。”高嵐是真著急了,沒有糧食,別說是城內的百姓,就是自己帶來的兩萬大軍也會動搖的。
高嵐派了一萬人去安陽接應,朱庭訓也派了一萬人護送。本以為這一次可以確保萬無一失,結果在半路又遇到了曾東的兩萬大軍阻攔。
兩軍一交手,雖然結果不分勝負,但糧食終究還是沒有運送過去。
在安陽的朱庭訓心中焦急,又派出一萬大軍前去支援,想要硬生生的衝過齊軍的防線。
誰知大軍才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安陽城下就出現了一萬齊軍,嚇得朱庭訓以為這只是先頭部隊,趕緊把剛才派出去的人又召了回來。
原來曾東按照姜桓燕的指示,將三萬大軍一分為二,其中兩萬人由自己親自帶著用來阻擊安陽的運糧隊,剩下的一萬人則由自己的副將帶著,埋伏在安陽城附近。如果朱庭訓再派援軍,就直接攻城。
“太尉大人,城中的存糧已經用完了,將士們都在議論紛紛。”
“他們在議論什麼?”高嵐有些心慌。
“有人說要去百姓家裡搶,有人說要偷偷回安陽,還有少部分人說乾脆投降齊軍算了,這樣至少還有個飽飯吃。”說到這裡,軍士的已經不敢抬頭。
高嵐聞言大怒:“國難當頭,他們不思報效國家,反而個個想著要去投降。你去把這些說過要投降的人都找出來,全部殺掉,我看以後還有誰敢提投降的事。”
軍士戰戰兢兢的又道:“除了將士們之外,城內的百姓也在四下議論,說如果不投降齊軍,齊軍攻破城池之後,就要報上次的破城之仇,到時全城百姓都要被屠殺乾淨。”
“去給我查,把這些傳播謠言的刁民都給我抓起來,當眾斬首。”高嵐開始咆哮了,這時他也顧不上百姓的死活。
兩天的時間,蓬萊城就有一千多名百姓和幾十名軍士因傳播謠言而被斬首示眾。高嵐殺雞儆猴的做法雖然堵住了全城百姓的嘴,他們再也不敢在公開場合議論軍政,但百姓心中的怒火卻不會因此而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