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身邊沒人可用,熊心只好親自指揮守城,站在城頭上往下看,只見城牆下的宋軍黑壓壓的一片,一眼望不到邊際。熊心只能默默地祈禱高義能成功偷襲鳳台,燒燬宋軍糧草,逼迫鄧元覺退軍。
鄧文豪的攻勢極為猛烈,衝車,雲梯、投石車全部用上了,才不過半日工夫,守城的將士就倒了五千人。下午荀玉清帶人換下了鄧文豪,攻勢絲毫沒有減弱,天黑時,守城的楚軍又倒下了五千人。
正在熊心以為一天戰鬥已經結束的時候,鄧文豪又帶著人回到戰場替下了荀玉清。
熊心這下可傻眼了,他本來就不是武將,身體素質哪比得上鄧文豪和荀玉清這種久經戰陣的老將,何況他們倆還是輪番休息的,而熊心在城頭上已經站了一天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只想著要先回皇宮去休息一下。
一旁的城防軍統領跪倒在熊心面前:“殿下,這個時候您可不能去休息,將士們也征戰了一天,現在全靠著一股士氣支撐著,您要是走了,這股士氣也沒了,城池很快就會被宋軍佔領的。”
熊心一聽也不敢再提休息的事,只好強打著精神又重新回到城頭上。
好不容易熬過這一夜,鄧文豪也暫時撤回去了。熊心是真受不了了,叫來城防軍的統領,交代道::“李統領這裡就交給你了,我真要去休息,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了。”邊說還邊打著哈欠。
李統領剛要答應,只見城外又是沙塵滾滾,這次帶兵前來的居然是以前的晉城太守周雲景。
熊心一下睏意全無,大罵道:“周雲景,我大楚待你不薄,你居然投降了宋國,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
原來周雲景在來壽春大營的路上也想了很久,陳世鐸、雷明他們這些人也是愛國志士,為什麼要投降宋國?還不是因為大勢所致,他們清楚的知道負隅頑抗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自己死不打緊,還得連累全城的百姓。
而在他看來的卑鄙小人邢侃呢?就是因為早早地投降了宋國,順應了大勢,反而是他們幾人中混的最好的一個。
周雲景沒有陳世鐸和雷明那麼高尚,也沒有邢侃那樣沒底線,所以反倒猶豫了最久。
當然這些猶豫在遇到鄧元覺之後,就完全不存在了,第一次見面時,周雲景就被鄧元覺的氣度所折服,決心要投在鄧元覺麾下。
他知道在大宋一直都有鄧元覺要造反的傳聞,但他周雲景不在乎,反正是孤家寡人一個,要賭就賭一把大的,把全部身家壓給鄧元覺,贏了就封侯拜將成為開國功臣,輸了不過就是一死,反正不投降,留在大楚最終也是難逃一死。
壽春破城在即,為了表明忠心,周雲景向鄧元覺請命要親率一支部隊去攻破城池。這種要求若是由其他將領提出來,鄧文豪和荀玉清肯定會不服,他們辛苦攻城這麼長時間,眼見城破在即,憑什麼把到手的功勞讓給別人?
但他們也知道鄧元覺心中自有一杆稱,周雲景只是為了交投名狀而已,所以就心甘情願的讓給他了。
面對熊心的謾罵,周雲景絲毫沒有理會,身先士卒帶著大軍直接強攻,攻勢比起鄧文豪和荀玉清還要來的猛烈。
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的守軍哪是這支生力軍的對手,半個時辰不到,周雲景就率先爬上了城頭,直奔熊心而去。
李統領見狀急忙把熊心護在身後,兩人戰在一起。周雲景可是久經戰陣的猛將,李統領武藝縱然不弱,但身處國都,實戰的經歷太少,被周雲景一連幾個虛招打的手忙腳亂,後來又在周雲景的一次虛招下,被削去了半個腦袋。
兩人打鬥的時候,宋軍也有不少人攻上了城頭,但他們都默契的把熊心圍在中間,誰也沒有先下手,他們知道這是自己主將的獵物。
“太子殿下,壽春已經失守了,你現在作何感想?”周雲景邊用李統領的衣服擦拭劍上的血,邊淡淡的問熊心。
熊心的聲音依舊顫抖:“周將軍,難道你真要殺我?我可是大楚的太子,你殺我就等於謀反。”
周雲景樂了:“現在我即非楚臣,而你熊心也非太子,從熊煥決定遷都並把你留在壽春鎮守的那一刻開始,你就應該知道,你已經不再是太子了,你不過是熊煥留下來安定民心的一顆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