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至於吧,丞相您和陛下是什麼關係,在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您就是太子太傅。現在又是當朝丞相,就算陛下真要殺人平息大將軍的怒火,也只會殺我,不會殺你的。”高義仍然淡定的安慰道。
“哎喲,高太尉你就不要安慰我了,大將軍可是指名道姓的說了我倆,陛下要麼一個都不殺,要殺肯定兩個一起殺,你還是快點想想辦法吧。”袁成策都急了。
“丞相不用著急,此事也很好解決,我們現在就進宮,主動要求赴死以平息大將軍的怨氣。”
高義的話差點沒讓袁成策氣死,但見他一臉嚴肅又不似說笑,疑惑的問道:“太尉你不是開玩笑吧,難道我們真要赴死?”
高義微微一笑,也不再賣關子:“當然不是真的,我說的只是假死而已。從死囚營中,找兩個體型與我們相似的,再給他們化化妝,遠在荊州的大將軍又怎能分辨真假呢?”
袁成策心中暗自盤算,低頭沉思片刻之後,一拍大腿讚道:“果然是好辦法,我們這就進宮去找陛下。”說完拉著高義直奔宮門而去。
肖衍剛聽到鄧元覺造反時神色大變,聽完二人的計劃後才漸漸冷靜了下來,有些不甘心的問道:“一仗未打,就要斬殺你們向大將軍賠罪,這會不會讓百姓覺得朕太軟弱了?”
“當然不能讓陛下親自下旨,而是臣等心甘情願為了大宋國的穩定自我了斷,這樣天下人也就沒什麼好說的。”高義早料到肖衍會逞強,所以提前想好了對策。
肖衍雖然年輕,但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真要和鄧元覺開戰,絕不會是他的對手,只好嘆了口氣,又問道“太尉的辦法雖然可行,但若是大將軍真有造反之心,光是這樣也阻止不了他啊?”
“陛下說的沒錯,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只能起到拖延時間的效果,我們要想翻盤,就得好好利用這 段時間。”
“這麼說來太尉已經有完整計劃了?”
高義點了點頭:“應對的方法無非就是兩個方面,第一是軍事方面的,我大宋能與大將軍較量的只有大司馬,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把大司馬召回來鞏固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就是靠外交手段,我們要主動尋求同盟軍。”
“同盟軍?秦、燕、楚三國都滅亡了,現在天下只剩我們和齊國,齊國一心想要統一五國,又怎麼會和我們結盟呢?”肖衍微微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如果以國家為單位的話,確實只剩下我們和齊國,但如果以地方勢力為單位,那就不止是我們了。”
袁成策眼睛一亮,聽明白了高義的用意:“太尉是說天羅教、姜桓楚、項楚以及田無忌?”
“丞相說的沒錯,天羅教雖然只是一個江湖幫派,但論實力他已經不輸於當年的秦國。而姜桓楚與齊帝不合,齊國分裂也是遲早的事,他也可以算是一股單獨的勢力,項楚自然不必多說,至於田無忌,他夾在姜氏兄弟之間,現在的態度是兩不相幫,也可以當做單獨一股勢力存在。幸運的是,這幾股勢力和大將軍的關係都不怎麼融洽。”高義將幾股勢力的情況逐個分析了一遍。
“太尉說的確實沒錯,但這些勢力都有自己的問題,姜桓楚雖然手握十萬大軍,但也得防著齊帝的攻擊,田無忌的情況和他類似。至於項楚,他的實力太弱,對大將軍構不成有力的威脅。最後只剩下一個天羅教,他們雖然有實力,但和大將軍並無太大的衝突,未必就會答應和我們結盟。”袁成策把幾大勢力存在的問題也說了一遍。
肖衍覺得二人說的都有道理,又把目光看向了高義。
“丞相的擔心確實有道理,但我們和姜桓楚、項楚、田無忌結盟的作用只是要威懾大將軍,讓他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四面環敵,這樣他就算要進軍建鄴也不得不留重兵防守後方。”
“除了他們三方勢力之外,天羅教才是我們真正要結交的盟友。這幾年從天羅教的發展來看,他們志在天下的野心暴露無遺。而大將軍名滿天下,是他們繞不過去的對手,與其現在就和他交手,總比大將軍滅掉我們之後再交手要好吧?”
高義的話雖然讓肖衍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幾分道理,鄧元覺造反之後,大宋的軍事實力直線下降,如果刨去燕赤行在兗州的十五萬以及魏中行在丹陽的八萬大軍,那肖衍現在能呼叫的軍隊不超過十萬,甚至還不如姜桓楚他們。
“太尉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天羅教反過來和大將軍結盟,聯合進攻我們?”袁成策又提出一個新問題。
“我就是因為這麼想過,才認為必須要和天羅教結盟。這次的外交關係到我們大宋的生死存亡,我們要不惜代價促使這次結盟成功。”高義神情堅定的對二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