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景心中大駭,驚訝的問道:“你現在不是應該在夏口嗎?怎麼會在此處出現?”
“今天就讓你死個明白,你收到的情報就算是再及時,也會和柴桑有四天的時差。而我們三天前出兵,你要到明天才會知道。” 曾東哈哈大笑,又繼續道:“我們之所以一直待在夏口,就是要讓你誤認為自己能及時趕到。其實三殿下早就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在你來的路上,設好埋伏等你入套,這樣既不會讓你趕到柴桑,也不會讓你有機會逃回舒州。”
周雲景心中一寒,原來自己早就中了別人的算計。這時身邊的副將低聲建議道:“將軍,齊軍可有十萬人,我們不能硬敵。這裡離柴桑不遠,我們還是向那裡突圍吧,只要能進城就不怕齊軍了。”
“恐怕現在柴桑城已經被姜桓燕率軍團團圍住了,我們如果去那裡,只怕會全軍覆沒。”周雲景想了想又道:“還是突圍去舒州吧,只要我們能逃出去,等吳軍師的八萬援軍到了,仍然有機會擋住齊軍。”
周雲景萬萬沒想到,自己此時的想法也被姜桓燕提前預判到了,他不怕周雲景往柴桑突圍,就擔心他逃回舒州,所以讓曾東把大部分伏兵都安排在舒州方向,周雲景這一逃又中了齊軍的算計。
“將軍,前面的敵軍越來越多,再這麼硬闖只怕還沒衝出去,我們就要全軍覆沒了,不如先上五嶗山,據險而守,到時再另想別的辦法吧。”副將眼看傷亡越來越大,又提議道。
周雲景看了看四周,也知道想衝出去幾乎是不可能了,只能同意:“那我們先上山。”
眼看著宋軍一窩蜂的朝山上逃去,曾東會心一笑,對自己的副將道:“果然又和三殿下判斷的一樣,周雲景走投無路只能逃上山,不過上山了就徹底斷了自己的生路。我現在分兵一半給你,你冒充周雲景的敗軍,去給我拿下舒州城。”
副將走後,曾東也不著急攻山,只是派兵把守下山的出口,然後下令放火燒山。
周雲景這次長途奔襲,除了隨身攜帶的乾糧之外,並無其他存糧,只要一把火把山給燒了,宋軍就連採野果和打獵補給的機會都沒有。
五嶗山雖然不大,但這場大火也燒了整整七天才熄滅,曾東見火一滅,就下令攻山。
這段時間宋軍過的相當悽慘,先是經過半個月的長途奔襲,然後與齊軍激戰一場,現在又被困在山上。隨身攜帶的口糧在上山的第二天就吃完了,幸虧他們都是騎兵,還能殺了自己的戰馬多撐幾天。
吃完戰馬後,宋軍又餓了兩天,好不容易大火熄滅了,大家紛紛請命突圍,都覺得戰死總比餓死好。
兩軍又一次在山腰上相遇,宋軍將士都知道自己除了突圍下山之外,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發動的攻勢異常勇猛。
曾東見形勢不對,趕緊下令齊軍撤退到山口,守住幾條窄道,不再主動攻擊。這樣宋軍就算再勇猛,能衝到眼前的人也有限。
兩輪攻勢一過,宋軍的疲態就顯露無疑,曾東抓住時機下令反擊,一輪衝殺過後,周雲景的兩萬輕騎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
“看來今天是逃不出去了,我真是愧對大將軍啊。”就連周雲景都開始絕望,更別說是其他普通計程車卒。
轉眼之間,曾東又帶人殺到眼前:“周將軍,你本是楚臣,為什麼要替宋軍效力呢?現在宋帝肖衍既然把你們定為叛逆,不如你來我們大齊吧。”
周雲景哈哈大笑:“我在楚國的時候,楚帝只是把我當成一般的臣子,我自然也以一般的臣子之禮待他,駐守晉城三年,也算是回報了楚帝的恩情。晉城失守後,我投降的是鄧大將軍,而不是宋帝肖衍。鄧大將軍以國士之禮待我,我自然也要以國士之禮回報,又豈能再投降你們齊國。”
曾東搖了搖頭也不多勸:“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沒給你機會了。”說完大手一揚,下令發動最後的攻擊。
周雲景大聲喊道:“各位兄弟,今日我連累你們跟著我一起身陷絕境,你們現在可以選擇投降齊軍,我絕不會怪你們,但如果不願意投降,那就跟著我一塊,最後再痛痛快快的大殺一場。”
眾將士皆高喊:“我等願隨將軍赴死。”
周雲景帶著剩下的三千人嘗試最後一次突圍,曾東暗歎一聲,抽出長劍,親自下場參與到廝殺中。
周雲景見曾東下場,覺得這是最後的機會,只要能活抓他,自己的三千將士就有活命的希望。
曾東像看穿了周雲景的心思,面帶笑意站在原地等他過來。
周雲景一聲暴喝,身體凌空一躍,當頭就是一刀闢出。曾東身體微側,避開這招後,又連續讓開兩招:“周將軍,我敬你也算是個英雄,所以才讓了你三招,現在我要還擊了。”
周雲景喝道:“兩軍戰場廝殺,周某又何須你讓。”
曾東也不生氣,提劍搶攻,出劍奇快無比,凌厲異常,片刻間就把周雲景逼的全力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