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姜桓燕在確定我離開之前是不會出城和我軍正面交戰的,他如若出城,那定是已經確定我回到了夏口,到時你就帶兵撤回福泉,把大軍交給吳雙統領,之後來壽春找我。”鄧元覺交代完就帶著鄧文傑悄悄的離開了柳州軍營。
項楚奪下週口後,並沒有像吳世奇所預料的那樣直接去攻潁川。而是在當地士族的幫助下,找到了當年楚國太子熊心流落在民間的幼子,年僅八歲的熊毅,並重新擁立他為楚帝,建都周口。
靠著復興楚國的這面旗幟,項楚很快就吸引了來自各方親楚勢力的投效,其中最著名的有,自己的族弟項莊帶著八千部曲來投,還有楚地的望族彭羽帶五千軍士來投,最後是周口本地的大族英越帶了一萬部曲加入到項楚的陣營。幾天下來,周口的楚軍就超過了十萬。
項楚一邊訓練大軍,一邊以新楚帝熊毅的名義,派使者出使上京,與姜無雙商量楚齊結盟,共同伐宋的可能。
鄧元覺在楚地本有六十萬大軍,其中的二十萬在荊州的吳騰手中,自己又帶去了十萬人伐燕,再去掉壽春、許昌和夏口合計二十萬的駐軍,國內其他地方加起來才不過十萬人。
原本鄧文豪還覺得每年的軍費開支有點大,現在項楚大舉復興楚國的旗號後,各地的守軍就明顯不夠用了。萬一哪個地方出現暴動,就很有可能帶動一連串的連鎖的反應,危及鄧元覺在楚地的統治。
兩個月前鄧文豪怎麼也不會想到項楚居然能整出這麼大的動靜,剛到潁川的時候,還想著找機會去收回夏口,現在都開始擔心潁川能不能守得住。好在荊州的吳騰給自己派來了五萬人助陣,不然還真得招募一批新兵。
齊帝姜無雙早就知道了姜桓燕的用意,對於和新楚國的結盟自然也是一口答應,一番商議之後,雙方很快敲定共同出兵夾擊許昌和夏口。
隨後宜城的田無恆和開封的田康友分別率五萬大軍向楚地發起了新一輪的攻擊,隨州的項翼和周口的項莊也各帶兵三萬響應。
夏口城在雷正明和嶽守明水陸兩軍的配合下,還能勉強與齊楚聯軍打個不分勝負。
但許昌就沒那麼幸運了,項莊抵達戰場後,首先派了彭羽帶一半兵力去攻佔了梁郡,切斷許昌和楚地的直接聯絡。然後項楚又從周口出兵拿下了陳留,讓許昌徹底成為一座孤城。
太守邢侃和城防軍統領吳道澄面對齊楚兩國的輪番進攻只能苦苦支撐,潁川的鄧文豪還想趁著項楚出兵陳留的機會去偷襲周口,結果也被留守的英越擋住了。
楚地的戰局頓時岌岌可危,一旦許昌失守,那齊楚聯軍就能趁勢殺到潁川城下,到時壽春也就危險了。
邢侃當初在投降宋國之前就想過投降齊國,只是後來被鄧元覺搶先了。現在身處險地,眼見城池就要不保,那點小心思又重新活泛了起來。如果不是軍權都在吳道澄手中,只怕邢侃現在已經開啟城門投降了。
“吳將軍,齊楚聯軍的攻勢有增無減,你看這許昌城還能守幾天?”邢侃在太守府實在坐不住,跑到城頭向吳道澄打聽道。
吳道澄正在專心指揮守城,見太守大人發問,也沒留意他的異樣,據實答道:“如果沒有援軍,撐死了再守十天。”
邢侃心中一寒,又問道:“如果我們選擇突圍,你可有把握殺回潁川。”
吳道澄頭也沒回,直接給出了答案:“梁郡、陳留和周口都在楚軍手上,要想回潁川就得先過項楚那關。現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想安全回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邢侃聽完也不再發問,默默的回到太守府,把自己關在房內想了一下午,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當晚兩軍停戰後,他讓人備好酒菜,然後把吳道澄請到自己府中。
“太守大人,這都什麼時候了,末將哪還有心思喝酒,這齊軍好不容易退了,我得抓緊時間睡一會兒。”吳道澄一臉疲倦,略帶不滿的來到太守府。
“哈哈哈,吳將軍不要見怪,本官也是看你多日勞累,才略備薄酒款待將軍。”邢侃邊說邊斟了一杯酒遞了過去。
吳道澄不疑有他,隨手接過一口喝下。
邢侃嘴角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實不相瞞,今天我請將軍來只是為了問一件事,如果許昌城破,將軍打算如何自處?”
“當然是以身殉國,有死而已。”吳道澄脫口而出,沒有絲毫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