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叔侄走後,鄧元覺沒有著急離開臨安,這裡是高氏家族的大本營,他還得留下來坐鎮一段時間。
在鄧元覺的計劃中,是等著高義全部勸降完楚國的地方勢力之後,再對熊煥下手,這樣人人都是降將,以後誰也不能打著復興楚國的旗號來鬧事。
正如鄧元覺所料,高克恭在江都戰場出現之後,高家的名聲一落千丈,就連高義在勸降其他地方勢力的時候,都會先遭到一頓嘲諷。甚至在臨安的街頭,有些百姓看見高家的人還會露出鄙夷的眼光。
一個被奪了兵權,名聲又臭了大街的家族,還不得任由鄧元覺拿捏。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臨安的高家就已經被鄧元覺徹底打散,一些有潛力的年輕人被分配到各個軍營,族中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也被鄧元覺找藉口打發去了壽春,高家自此徹底失去了昔日的榮光。
江都城內的熊煥在高克恭大軍壓境之後就不再理朝政了,朝中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丞相吳世奇,自己則天天在後宮飲酒作樂,享受著最後做皇帝的時光。
吳世奇雖然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權力,只可惜這來的有點不是時候,江都城能守多久,他心知肚明。但城破之後,該何去何處他就一無所知了。
“老爺,沈三回來了。”管家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快把他請到書房來。”吳世奇面露喜色。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小人參見丞相大人......”沈三還沒來得及行禮,就被吳世奇一把抓住:“吳騰他怎麼說?”
“吳將軍答應了您的請降,但他說先不著急攻城,讓您耐心的等著。”
吳世奇聽到吳騰答應心中稍安,又問道:“他要我等多久?”
“吳將軍沒說,他只說時機成熟了會派人通知你的。”
原來吳世奇在宋軍到達江都後,就暗中派人找到吳騰,說自己願意在他攻城的時候做內應,只求城破後能給吳家留一條生路。
可吳世奇不知道的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幾乎人人都派人找過吳騰,也都願意做內應。
這場面讓吳騰大為意外,沒想到楚國朝廷內部已經爛到這個地步。要不是他讓鄧文豪控制住節奏,只怕高克恭第一天就把江都打下來了。
鄧元覺知道這個情況後也是哭笑不得,好在臨安的事情已經處理完畢,可以動身去江都大營。臨行前,他給周雲景寫了一封信,讓他加快進度,儘快解決掉地方勢力。
在鄧元覺的刻意控制下,熊煥又做了半年皇帝,這半年可算是楚國曆史上最平靜的半年。太子熊心死後,熊煥沒有另立太子,以前一心想要爭奪儲位的皇子們都出奇的安靜,不再相互使絆子,放冷箭。朝中的大臣也各懷心事,不再為自己的私利爭吵。整個朝堂一片死氣沉沉,每週各部的例會都沒人發言,點完卯就解散了。
而城外的宋軍大營內,鄧元覺已經完成了最後的部署,周雲景和高義帶著二十萬大軍回到了江都。這一路上他們收編了所有投降勢力的部隊,少數幾個不肯投降的,也被周雲景全部剿滅。
此時江都城下的宋軍已經有整整三十五萬人,加上夏口、許昌以及各地的駐軍,鄧元覺現在手上能調動的兵馬超過了五十萬。這比剛出兵的時候多了整整五倍,也比宋國境內所有的兵力加起來都多。
之所以能有五十萬的大軍,這也和前幾年吳世奇推行的權力下放給地方的政策有關,這個政策一推出,各地就瘋狂的招兵。最後隨著他們歸降了宋國,這些兵權也落到了鄧元覺手上。
吳騰帶著十萬人去了荊州之後,鄧元覺也終於決定去收下江都。在吳世奇等楚國群臣的幫助下,高克恭沒怎麼費勁就攻破了城門,直接殺到了皇宮外。
跟在身邊的鄧文豪道:“高將軍,父親特意囑咐我,把捉拿楚帝熊煥的功勞讓給你,你不要辜負他的心意。”
高克恭心中有些感動,高家的名聲已經毀了,鄧元覺完全可以把抓拿熊煥的功勞留給別人,現在讓自己上,難道算是一種補償嗎?
他還沒來得及多想,就在鄧文豪的催促下,殺進了皇宮,最後在後宮找到了醉生夢死的熊煥。
熊煥本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看見高克恭就立馬上了火氣,抽出長劍朝著高克恭砍去,邊砍還邊罵道:“狗賊,朕哪點對不起你們高家,朕封你叔叔為大司馬,讓你做徵南將軍,可你們叔侄倆怎麼報答朕的?一個擅離職守,一個臨陣叛逃,大楚的江山全都毀在你們叔侄倆手上。”
高克恭的武功雖然遠勝於熊煥,但此時哪敢還手,那可是皇上,哪怕現在失勢,也是龍威猶在,不敢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