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元慶又道:“不如我們聽聽李司徒自己有什麼要辯解的吧?”
李元慶一聽剛要開口,肖道成立馬阻止道:“好了,你們都不要說了,先暫且將李司徒下獄,待查明真相之後,再行處理。”
肖道成見局面就要被陳國慶和崔毅扭轉過來,哪還敢讓李元慶再開口,世家爭論的重點是楚地已經是大宋的領土,李元慶此舉不過是工作上的紕漏,略微懲戒一下就行了。
而高義爭論的重點是李元慶知法犯法,犯的又是欺君之罪,應該重懲。
現在明顯是世家佔據上風,肖道成也只好就此打住,先將李元慶下獄,等想到更好的對策之後在處理此事。
陳國慶二人只好暫時作罷,不管怎樣,算是暫時保住了李元慶的性命。
二人一道回到丞相府,崔毅首先開口問道:“丞相大人,今日看陛下的舉動,是打算要和我們世家撕破臉皮嗎?”
陳國慶沒有回答,反問道:“你今日觀陛下氣色如何?”
崔毅低頭回想,猛地反應過來:“你是說陛下已經時日無多了,所以才著急對我們下手?”
陳國慶點了點頭:“陛下忍了一輩子,終於在臨死前要忍不住了。大將軍這幾年在楚地混的風生水起,陛下如果不在了,太子哪還能鎮得住。”
崔毅聽到這裡突然問道:“你說大將軍真會造反嗎?”
陳國慶嘆了口氣:“我不知道,除了他本人之外,又有誰知道呢?或許他本人現在也沒有答案吧。”
崔毅面露憂色又道:“我們五大世家雖然平時各有爭鬥,但面對皇權的打壓,自當聯手對抗。如果大將軍真造反成功,那他就代表新的皇權,到時我們幾大世家還站在他的那邊嗎?”
陳國慶想了想道:“我們五個人,除了田欲隆早死之外,我的年紀比陛下還大,陛下如果不在了,我恐怕也是時日無多吧。如果將來真有這一天,我恐怕也看不到了。倒是你和李元慶年紀相仿,比鄧元覺也大不了幾歲,我倒是想聽聽你的想法?”
崔毅看了看左右,見四下無人低聲道:“不敢有瞞大人,如果大將軍在楚地造反或是自立,那他在大宋的族人將毫無疑問全部被殺,那時的他還算是世家嗎?”
陳國慶若有所悟:“看來你是打算選擇站在陛下這邊了,但別忘了,陛下一樣是要打壓世家的。”
崔毅料到會有此問,也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敢問丞相大人,如果大將軍造反成功,他日帶兵殺回建鄴城,那他會留下我們這些世家嗎?”
陳國慶像是被什麼擊中,跌坐在椅子上:“你是最近才有這樣的念頭,還是一直以來都有?”
崔毅突然詭異的笑了笑:“大人不妨猜一猜?”
陳國慶不解:“你既然早已投靠了陛下,又為何跟我們一起暗中資助大將軍呢?如果沒有我們的幫助,他是撐不下去的。”
崔毅搖了搖頭:“你們太低估陛下了,他早就想好了,攘外必先安內,解決鄧大將軍之前先解決掉世家,如果我不參與資助大將軍,以高義那樣的外來戶怎麼可能輕易拿到李司徒的證據。再說你們也低估了鄧大將軍的實力,就算沒有我們的資助,難道以大將軍之能他就熬不過這兩年嗎?萬一真逼急了他,他直接分兵進攻我大宋本土,就算燕大司馬能抵擋住其中一路,那剩下的吳騰、周雲景、荀玉清、鄧文豪、以及鬱林城的鄧文傑誰能擋住?這些還都是明面上的,誰又知道鄧氏家族的子弟到底還有多少人在我們大宋軍中?”
陳國慶越聽越覺得心涼:“所以陛下故意放我們資助大將軍,一是為了拿到我們的證據,二是為了拖住大將軍不讓他造反,第三也是給燕大司馬爭取時間,讓他除掉軍中的鄧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