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恭一樂:“我們將軍剛才已經說過了,你可以走了,馬匹我已經讓人備好,請吧。”
呂崇渙將信將疑走到營門外,見無人阻止,翻身上馬後這才確信石落升是真的放自己走了。
走了沒幾里路,呂崇渙又跑了回來,一步跪倒在石落升身前,石落升連忙上前扶起:“呂將軍為何又回來了?”
呂崇渙不肯起來,繼續說道:“末將深感將軍恩義,願意回城說服家兄一起歸降將軍,還望將軍能夠收留。”
石落升和王倫對視一眼,大喜道:“太好了,呂將軍願意加入我教,落升求之不得。”
呂崇渙這才站起身來,拱了拱手:“將軍稍待,我這就回城去說服家兄。”
其實在石落升大軍到來之前,呂氏兄弟就為自己將來的出路考慮過,楚國滅亡了,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自立,二是選擇投降齊國或者是宋國。
如果選擇自立,以蓉城現在的實力,將來依然逃脫不了被齊、宋兩國滅亡的命運。
但若是選擇投降他們其中一國,呂氏兄弟也不願意,畢竟楚國就是被他們倆滅亡的,選擇投降,那和叛國又有什麼區別。
見到石落升之後,呂崇渙心裡有了主意,如果要問當世還有誰能和鄧元覺、田無忌一戰,那就只有能打敗項通的石落升了。既然自己兄弟不願意投降齊、宋,不如加入天羅教,在石落升身上賭一把。
回到城後,呂崇渙將自己加入天羅教的經過和哥哥一說,呂文遠略一思考,也同意了。現在石落升的實力正弱,雪中送炭總好過錦上添花,如果將來石落升真能打出一片天地,自己兄弟倆也算是開國功臣,就算是失敗了,聽說他在海外還有一大片勢力,到時自己兄弟倆跟著他一起去海外,也算是一個出路。
就這樣石落升的大軍在呂氏兄弟的簇擁下進了蓉城,呂文遠獻上了太守印綬和兵丁民冊,石落升看了一眼並沒有伸手去接,半開玩笑道:“怎麼呂太守加入我軍之後就不想幹活了嗎?那可不行,我天羅教可沒錢養閒人。”
眾人聽了鬨堂大笑,呂文遠知道石落升此話是讓自己繼續擔任蓉城太守,也就徹底安下心來。
“稟將軍,收編完蓉城的軍隊之後,我們現有大軍七萬,末將請命願領兵三萬去攻打巴郡。”高克恭又站了出來。
“末將也願意和高將軍一同前往,整個西川的處境和我們蓉城差不多,巴郡太守劉波也和我們兄弟有舊,說不定我能直接勸降他。”呂崇渙也上前一步,站在了高克恭身側。
石落升見狀大喜:“兩位將軍肯往真是太好了,我這就派兵三萬給二位,拿下巴郡之後,你們不用回軍,直接進攻蜀郡,將整個西川收入囊中。東川是燕國的地盤,我們暫時不用去理會,他們還要屯兵漢中抵擋齊國的進攻,也無力來侵犯我們。”
二人領命而去,王倫又道:“今早剛收到凌將軍的書信,他和楊宗主於五日前也拿下了建寧,現在正準備兵發雲南。”
石落升更喜:“楚國滅亡之後,西南地區就一片散沙,等我們全部拿下之後,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好好的整頓一下。”
楚地經過數年的戰亂,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和平。這兩年,鄧元覺任用吳世奇為軍師,在他的主導下,原楚國中部地區的經濟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
而在原楚國西南地區,在高克恭和凌振的攻勢下,這些地方也都劃入了新崛起的天羅教版圖。因為幾年前的戰火併沒有燒到這裡,天羅軍在攻打西南時,大部分地區也是主動投降的,所以民間的生產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
在內政方面,石落升重用石預和王倫,他們將海外先進的治理經驗引入中原,致使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不退反增,甚至遠遠超過戰前的水平。
在軍事方面,凌振和高克恭成為石落升的左膀右臂,他們一個負責巴蜀,一個負責雲貴,現在天羅教麾下的兵力已經超過二十萬,戰鬥力方面經過劉子玄的訓練,更是不輸於鄧元覺麾下的鄧家軍。
至於天羅教則由祖慶之和楊逸負責,天柱峰雖然還是天羅教名義上的總部,但出於戰略考慮,江州和蓉城分教的重要性已經大於天柱峰,所以他們二人大多數時間也是在這兩處的分教,天柱峰上大多數時間都是由王赤驥在打理。
海外依然保持高速發展,主事人還是竹中重治、華浩軒以及殷盜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