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就只有等了,大將軍手上雖然有六十萬大軍,但楚國的財政早就破產了,楚地也因為戰爭的原因,大量的土地荒蕪,經濟蕭條,如果沒有新的收入,他會支撐不了多久的。”燕赤行指出了鄧元覺存在的隱患。
“那如果他向朕要錢要糧,朕到底給不給?”
“當然不給了,出兵前就約定好了,這幾年大將軍打下了那麼多城池,裡面的錢糧可沒有一點運回了國內,我們又憑什麼支援他。”袁成策立即給出拒絕的意見。
“不妥,楚地現在也是我大宋的領地,如果我們不給任何支援,那裡的百姓心裡會怎麼想?他們更不會把自己當成大宋的子民,我們豈不是逼他們倒向大將軍那邊嗎?再說什麼都不給,真把大將軍惱怒了,他也只有造反一條路可走。”燕赤行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大司馬說的雖然有道理,但真讓朕拿出錢糧來支援大將軍,這心裡總是覺得不是滋味。”肖道成還是不想這麼做。
燕赤行笑了笑,表示理解:“給是肯定要給的,但是他們也不能總指望著我們給啊。”
肖道成一聽來了興趣:“哦?大司馬你的意思是?”
“我們給錢糧只是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畢竟大家都知道我們大宋國力也不強,能給的東西有限。大將軍想要養活六十萬人的軍隊,還得要靠自己。但楚國的經濟想要恢復到戰前水平,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再加上楚地現在還在打仗,想要恢復就更慢了。”
肖道成有些明白了:“大司馬是打算對楚地進行經濟封鎖,不讓我國的商人去楚地貿易?”
燕赤行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另外我們正在和齊軍打仗,齊國自然不可能給大將軍提供任何幫助,燕國是我們的盟友,也可以排除在外,至於秦國,他們可是楚國的盟友,楚國剛剛滅亡,他們就去支援滅掉自己盟友的敵軍,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肖道成聽完燕赤行的一番分析,心情好了不少:“看來兵多也未必是好事啊,大將軍說不定就要被這六十萬大軍拖垮了。”
袁成策還有些擔心:“吳騰在荊州,他會不會打我們吉州郡的主意?畢竟吉州郡曾經也是屬於楚地的,當初我們和大將軍的約定是楚地所有的物資都歸他調動。”
肖道成也有些擔心的看著燕赤行,燕赤行低頭沉思了會:“反正現在吉州的郡守是我們的人,先把那裡的物資都運回建鄴再說,將來大將軍真打吉州的主意,那裡也什麼都沒有了。”
“也行,那就這麼辦吧。”肖道成處理楚地的事情,突然想起高義還在身邊:“高先生,你在前楚擔任大司馬,但我大宋的大司馬已經沒有空缺,就暫時委屈你先擔任大司農,和李司徒一起打理我大宋的財政,你意下如何?”
高義一聽急忙跪倒在地:“臣遵旨,謝陛下隆恩。”
在來建鄴之前高義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肖道成一定會重用他,並且把他當槍使。現在任命他為大司農就是想分司徒李元慶的權力,看來肖道成是打算在對付鄧元覺的同時,也向四大世家中最弱的李元慶下手。
“父親,大哥來信了,陛下想要將他調回建鄴。這荀將軍才剛走,陛下又迫不及待的對大哥下手了。”鄧文豪收到了鄧文英的書信,趕緊向鄧元覺彙報。
鄧元覺捋了捋鬍鬚:“我們拿下江都後,陛下果然坐不住了。不過想想也是,任何一個人坐在他的位置上,都不會允許哪個將領掌握的兵力比他的還多吧。”
鄧文豪見父親不急不慢,有些著急:“三弟已經在陛下手上了,大哥可千萬不能再回去了,你倒是想想辦法啊。”
鄧元覺笑道:“無妨,文英手上還有五萬大軍,陛下是不敢亂來的。你現在給文英回封信,讓他派一隊人馬去偷襲秦國的潭中城,只許敗,不許勝。潭中城太守陳鵬程一定會聯合鬱林城外的林培源追擊,只要他們追到鬱林城下,文英就可以以此為藉口,上書陛下說秦軍來襲,暫時不能回建鄴。”
鄧文豪聞言大喜:“妙啊,這樣一來陛下也不能不顧鬱林城安危強行調回大哥了。”
鄧元覺想了想又道:“為了防止萬一,你讓人帶五萬大軍,從宋秦邊界繞到鬱林去,這樣文英手上就有十萬大軍,陛下再想派其他將領替換他,也得好好掂量一下了。我們這邊錢糧緊張,走了五萬人也可以減輕一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