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今天沈教主對祖前輩說的那個提議可以考慮一下,現在生逢亂世,我們天羅教又打算重新遷回中原,如果沒有武裝力量做為後盾,將來無論是宋國,還是齊國佔領了楚地,我們的生存空間都會受到打擠壓。”楊逸還是習慣性的稱呼沈南星為教主。
“楊宗主說的沒錯,宋國有天刀門,齊國有天齊教,無論他們誰最後滅掉了楚國,一定都會扶持自己本土的教派。我們雖然高手眾多,但在數萬軍隊面前,根本就不值的一提。”祖慶之也贊同楊逸的意見。
石落升看了姜婉兒一眼,心中很是為難,當年姜桓燕會幫自己打下那霸城,雖然有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的因素在,但更多還是因為自己答應離開宋國,不再牽涉到大陸五國之爭中來。現在自己要是決定重新殺回來,不知道姜桓燕會怎麼想。
姜婉兒知他心意,勸慰道:“此一時彼一時,三哥也不至於說什麼。再說現在齊宋之爭,大齊處在弱勢,我們這時候殺回來,說不定還能解開這個僵局。只是鄧大將軍那邊,以後就避免不了要和他起衝突了。”她對鄧元覺始終存在一份懼意。
石落升倒不在意鄧元覺:“放心吧,我們就算真殺回來,行軍路線也是西南方向。這條線上除了江州、巴郡、蜀郡和蓉城還在楚國手裡之外,其它的都在南蠻人手中,和齊、宋兩國並不會直接起衝突。”
“既然教主已經決定採納沈教主的建議,那這次起事我們是用天羅教的名號,還是另換新的名號?”楊逸心細如髮,知道石落升暫不方便用真實身份出現在中原,故意提醒道。
石落升想了想:“還是讓石先生打著天羅教的旗號起事吧,另外再把凌老師和王先生也調到天柱峰來,這些年下來,我們天羅教培養了不少能打海戰的將領,但真正有陸戰經驗的,除了我和子玄之外,也只有他們三位了。他們來了之後,就負責在天巫城招募和訓練軍隊。楊宗主,現在天柱峰上的錢糧夠組建一支三萬人的軍隊嗎?”
楊逸身為隱星教的副教主,對天柱峰的家底自然一清二楚:“前些年太平的時候,山上的錢糧足夠三年之用。但最近幾年由於戰亂的原因,各地收成大幅縮水,現有的存糧支撐三萬大軍的話,最多隻夠半年之用。”
祖慶之一聽皺了皺眉頭:“半年太短了,光招募和訓練軍隊的時間都不夠用,看來我們只能從海外先運送一批物資過來。”
楊逸有些擔憂:“三萬人的補給會不會目標太大了,齊、楚、宋三國正在打仗,從齊國和宋國通往天巫山的道路都得經過戰場,太不安全。最後只剩下一個窮的叮噹響的燕國,可別一不小心在運送中途被他們搶走了。”
石落升也有同感:“從海外直接運送物資這種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應該把現有勢力分成二大塊,海外的歸海外,中原的歸中原,兩者雖然同屬天羅教,但相互之間不要存在過多的聯絡。當然前期我會從海外調一批資金過來,直接在當地購買裝備和糧食,但後期所有的一切開支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決不能形成依賴。”
這番話讓在場的眾人很不理解,既然都是天羅教的,又何必分彼此呢?但石落升已經決定,他們也只能接受。
會議結束後的半個月,楊逸負責在天巫城內招募青壯入伍,而祖慶之則負責在附近的郡縣大量收購糧食和裝備,雖然天柱峰上的資金有限,但石落升還是堅持給新兵高於其他五國士卒的待遇。從百姓那購買的糧食也完全按照市場價收購,決不允許打壓價格,或者是巧取豪奪的現象出現。
天巫城雖然是一方淨土,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但畢竟是由一個個村落聚集而成的城市,基礎建設和物質資源都很匱乏,城中的百姓日子過得也不富裕。
楊逸是天巫城中青少年的偶像,他一下山徵兵,就立馬轟動了全城,一些年輕人問過待遇之後,也不管隱星教和天羅教之間的關係就紛紛報名入伍,七天不到的時間就招募了五萬人。
石落升不得已只好優中選優,從中淘汰了兩萬人,最終還是保持了三萬人的編制。徵兵一結束就丟給了劉子玄訓練,在凌振到崗前,他們全由劉子玄負責。
一個月之後,石預、凌振、王倫以及王赤驥等人帶著一批天羅教骨幹終於來到天柱峰,同時他們也帶來了一百萬兩銀子的銀票,這筆資金讓即將破產的天柱峰財政又重新運作了起來。
楊逸在交接完手上的事情之後,就和華浩軒一起帶著傷勢越來越重的沈南星以及隱星教各大長老繞道去膠州,從那裡出發回那霸。石落升在他們走後,也趁機把天柱峰上各個緊要崗位的負責人都換了一遍。
在石落升準備起事的這段時間,楚國幾個戰場都沒閒著,首先是在江都的熊煥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他發現宋國的大皇子肖寅居然大搖大擺的帶兵進駐了許昌城,而他的中興之臣驃騎將軍、忠勇侯、許昌太守邢侃居然沒有絲毫抵抗,反而出城十里迎接。
經過一番打聽才知道,原來在自己封賞邢侃之前,他就早已投降了宋國,自己還傻乎乎的賞賜了那麼多金銀和爵位,這件事在五國之中也傳為了笑柄。
在夏口方向,項楚和田無忌的齊楚聯軍也遭遇到了宋國三皇子肖徹的頑強抵抗。在田無忌幾次攻城差點得手之際,都被宋國的水軍偷襲,導致功虧一簣。
田無忌因此大怒,讓呂興海從怒蛟幫派了三十艘戰船過來參戰,才扭轉戰局,逐漸佔到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