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聽到訊息大驚,吉州城雖然重要,但是嶽州和常州一旦被宋軍攻下,那自己這十萬大軍的後路就被切斷了,到時就算守住了吉州城,也不過是困守孤城,又能守得了多久呢。
想到這裡高義急忙叫來自己的兩個侄子高翔和高成,分別撥給二人三萬大軍前去救援。
十萬大軍一下子就分走了六萬,高義帶著剩下的四萬人也不敢再去直接面對鄧元覺,於是一面虛張聲勢,希望能讓鄧元覺有所顧慮,不能全力攻打吉州城。一面又下令放緩行程,邊走邊等高翔二人救援之後歸隊,同時還派人去打探吉州城那邊的情況。
等了幾天高義沒等回自己派出去的探子,反把鄧元覺給等來了。
一直關注高義動向的鄧元覺在得知高義分兵去救嶽州和常州之後,就讓鄧文豪帶著一萬人,打著自己的帥旗,繼續圍住吉州城,自己則和鄧文傑帶著剩下的大軍悄悄的靠近了高義。
高義派出來的探子被隨軍出征的天刀門高手發現,自然沒有一人能活著逃回去,所以高義對鄧元覺的動向是一無所知。
一般的將領,除了愣頭青之外,又有誰不怕在戰場與鄧元覺相遇,高義當然也屬於一般的將領。
現在眼看著這位天下第一名將真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時,高義比想象中的還要驚慌,甚至都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應對,好在鄧元覺只是遠遠的看著他,並沒有主動上前攻擊。
這就樣,兩人對望了片刻,鄧元覺突然哈哈一笑,引兵撤走了。
正在高義疑惑之際,有探子來報,說宋將鄧文傑剛才趁亂帶人襲擊了後軍的糧草隊,糧草輜重被燒燬殆盡。
高義聽完只覺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差點從馬上摔落。
身邊的幕僚安慰道:“大司馬不必太過擔憂,我們糧草雖然被毀,但好在是本土作戰,派人去附近城鎮徵集一些回來,倒也不是太大問題,只是......”
高義見他欲言又止,有些慍怒:“只是什麼?有什麼話你就直接說。”
那幕僚道:“只是鄧元覺在此處出現,學生擔心是不是吉州城已經失守了?”
高義心中更是焦慮,問道:“如果吉州已經失守,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那幕僚皺了皺眉頭:“學生建議還是加快行軍,吉州若是有失,趁著現在百姓心中還向著我們,還不難奪回來。若是吉州未丟,我們趕過去也能解決糧草問題。”
高義無奈道:“現在只能如此了。”
楚軍身上的餘糧不足支撐兩日,此地距離吉州也只有兩日的行程,抓緊時間趕路,倒也不至於捱餓,但問題是鄧元覺會讓他們這麼輕易的回去嗎?
大軍正行進間,有軍士稟報:“前面有大小兩條路,請問大司馬走哪條路?”
高義問道:“哪條路近?”
那軍士答道:“大路寬闊平坦,適合大軍行走,但卻要遠五十里地。小路地窄路險,坑坎難行,並且小路上有數處煙起,恐有埋伏,大路並無動靜。”
高義犯難了,問身邊的幕僚:“先生,你看我們走哪條路?”
那幕僚想了想,答道:“一般情況下行軍是絕不可能走小路的,因為小路便於敵軍埋伏。但是鄧元覺多謀,又故意讓人在小路上放煙,就是讓我們更加不敢走小路,他卻在大路上設下伏兵等著我們,所以學生建議走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