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為他們採集慣了,無論草籽、根莖、野果都是唾手可得,無法理解為何還要自己種植。但種植是農耕發展的起源,而且一旦形成穩定的種植習慣,一個部落才能長久繁衍生息,不必四處遷徙。
他們會逐漸培養部落眾人這種觀念,讓他們知道種植的重要性,狩獵雖能獲取食物但不穩定且不安全,這些後面也會讓他們意識到。
部落的人盲目崇拜梁簡,雖不解為何要墾荒播種,但還是跟著梁簡賣力幹活,這讓秦悅很欣慰。他們個個老實淳樸,沒有偷奸耍滑的心思,對雛形部落的穩定很有利。
秦悅長在城市,從來沒有下過地,若不是學了中醫,恐怕連五穀雜糧都分不清。因此對於農村人種地,她只知挖坑撒種,其他一概不知。
反倒是梁簡,同她一個大院長大,倒是知曉很多,他讓秦悅把種子浸泡在木盆裡,等發出白嫩的芽,就帶人埋在一壟一壟土地裡。
前前後後,眾人忙活了二十多天才徹底播種完。一望無際的黑色土地,大概近十畝的樣子,秦悅伸手擦了汗,揉了揉痠痛的腰,頗有成就感。
想象著豐收時成片的金黃濤浪,她心情大好。
去年深秋時留下的生薑,她留了種子,特意挑選出個頭飽滿不幹癟的,切成幾段也埋進地裡。這是特意留的小塊地,離木屋不遠,上面撒了草木灰埋了腐葉,就等著生薑發芽。
另外一些植物根莖也種了一些,有一種外觀磕磣,味道類似馬鈴薯的根莖,當時挖到時只有五六塊,秦悅便留了下來,也切成小段,埋進土裡。
這些天他們忙得腳不離地,秦悅有時跑進林子裡,挖到了許多蘑菇,新鮮的蘑菇比干蘑菇味道可口許多,拿來燉湯眾人很喜歡喝。
時不時竟然也挖到了許多不知名的野菜,秦悅挑了一些種在地裡,等著它們成活。
忙完春耕,蓋房子也提上了日程,初春時儲備的木材堆滿了院子,蓋幾間屋子綽綽有餘。
但梁簡這次不想蓋木屋,他準備蓋幾間農村泥土屋,這種土屋是用泥磚搭建而成,泥磚裡和著雜草很結實,輕易不會坍塌。
沒多久,以木屋為中心,四周坐落著五間泥土屋,泥土屋格局同木屋差不多,都是兩間房一間堂屋一間內室。
泥土屋視窗寬闊,屋裡比木屋還亮堂,看到一手搭建的屋子,眾人都很興奮,迫不及待地想住進去。
五間泥土屋兩人住一間,梁簡任由他們自由分配,沒有多加干涉。
不過還是出現一個小麻煩,同阿亮一起住一間屋的是一個叫樹的年輕人,樹性格靦腆不愛說話,因此眾人各自拉了相熟的人住進去,只餘下他和阿亮。
可阿亮不願意同他一起住,秦悅不解,以為他嫌棄樹。
“那你想和誰一起住?”秦悅低頭問他,阿亮個子拔高了一些,不過還是隻到她下巴,看著還是一個半大孩子。
阿亮咬著唇,目光忐忑不安,“我不想和他們一起住,我就住這裡。”
這是阿亮第一次說這麼長的句子,秦悅欣慰的同時,又有了幾分為難,總不能讓他一直睡在堂屋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