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拉夫,你負責跟住裡貝里。”
“坦古伊,你要負責看住後插上的阿拉巴。”
“馬泰斯,注意擋住萊萬多夫斯基的拉邊和回撤。”
“弗蘭基,跟住托馬斯·穆勒。”
楊陽在場邊一口氣做出了好幾條指令,全都是在調整球隊的佈防。
剛才的這個失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阿賈克斯的防守球員都過份集中於裡貝里這一側,導致羅本在右路創造出了機會,在球隊防守重心往自己的左側,也就是羅本這一側轉移的時候,羅本又傳中到了球門左側,這才造成了進球。
但類似這樣的錯誤,楊陽不希望再出現第二次。
因為他很清楚拜仁慕尼黑的問題所在。
那就是過份依賴於裡貝里和羅本的兩翼。
毫無疑問,裡貝里和羅本年輕的時候都是最頂尖的巨星,都是屬於那種能夠一個人扛起一條邊路,扛起一支球隊進攻的巨星。
羅貝里組合,羅本右路內切,裡貝里左路帶球,這是過去幾年拜仁慕尼黑最令人感到頭疼的戰術,因為兩人都擁有超強的個人能力。
但現在,他們都老了。
羅本和裡貝里都已經無法再靠個人能力來開啟局面了,他們需要來自隊友的配合與支援。
如果是一對一,只要防守球員不冒失,他們很難找到機會。
技術有優勢,但沒有爆發力,他們過不了人。
這就是楊陽跟哈維·阿隆索在賽前的發現。
從本賽季的幾場比賽來看,羅本各項進攻資料都是直線下滑,前面三輪聯賽,羅本僅僅只有一次過人,裡貝里倒是有三次,但創造機會的能力卻大幅下滑,三場比賽只有一次關鍵傳球,沒能形成助攻。
還有另外一個同樣直觀的資料,那就是被侵犯。
進攻球員,尤其是像羅本和裡貝里這種帶球的進攻球員,受到侵犯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兩人踢了三場比賽,都只有一次被對手侵犯的經歷。
也就是說,對手很少去侵犯他們。
這就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他們沒有製造出威脅,另一種是對手覺得沒必要去侵犯,就能夠擋得住他們的進攻。
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羅貝里組合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目前拜仁慕尼黑的前場三叉戟裡,只有萊萬多夫斯基依舊保持著高水準。
但楊陽卻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那就是阿賈克斯並非沒有機會。
只要能夠凍結住羅貝里組合,只要能夠分化萊萬多夫斯基,那阿賈克斯就一定有機會。
尤其是阿賈克斯的反擊!
這可是楊陽賽前重點打磨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