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雖少,但卻製造出了足夠大的動靜。
而球場內,楊陽和隊友們也都第一時間衝上去為高林慶祝進球。
二比二,雙方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電視直播鏡頭也一直對準著往回走的中國球員,隱約還能夠聽到楊陽在不停地鼓勵著隊友。
“他們不行了,我們要繼續加強進攻,要再爭取進球!”
…………
…………
楊陽是在第六十分鐘看穿了美國的體能出現問題,但那是因為他在球場上的切身感受。
一直到第六十五分鐘時,場邊的阿里漢才真正肯定了這一點,於是他做出了一場豪賭,拿下了趙俊哲,換上了蒿俊敏,繼續加強前場的攻勢。
雖然都是三中場,但蒿俊敏和周海斌的組合是攻強於守,創造機會能力更出色,這一點早在當年荷蘭世青賽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印證。
這幾年,蒿俊敏效力於德甲漢堡,周海斌效力於葡超本菲卡,兩人的實力也都得到了相當明顯的提升,一直都是中國隊中場最重要的球員。
之前球隊小組賽第三場三比零擊敗紐西蘭,阿里漢就用過這一套組合,現在又故技重施。
蒿俊敏上場之後,中國隊在球場上開始頻頻製造出機會,美國隊的局面則是越來越被動。
尤其是進入七十分鐘後,就算是連看臺上的球迷,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夠輕易看到美國的體能下滑後,有些跟不上中國隊的節奏。
上半場拼得太兇了!
嚴格來說,美國隊的整體實力並沒有壓過中國隊,兩支球隊大致在伯仲之間,但上半場美國隊憑藉著更為充沛的體能,透過大範圍的逼搶和跑動,輪番衝擊中國隊的防線,並得到了兩個進球,但同時也付出了體能消耗過大的代價。
這一點到了下半場七十分鐘後,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布萊德利一口氣連換兩名球員,意圖保住目前的局勢,爭取將平局拖進加時賽。
可在他換人僅僅一分鐘後,蒿俊敏直塞身後,高林左路下底傳中,將球送回到小禁區前沿,楊陽跟上來直接右腳凌空抽射,將球大力抽進了美國隊的球門,三比二!
“逆轉了!”
“偉大的楊陽!偉大的中國隊!”
“終於在第七十六分鐘,實現了一次令人驚訝的大逆轉!”
“這簡直叫人感到不可思議,美國隊現在已經完全跟不上中國隊的節奏了。”
“蒿俊敏上場之後,跟周海斌一起盤活了中國隊的中場,開始創造出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現在的形勢對美國隊相當不利。”
……
連扳三球后,中國隊頑強地逆轉了美國,可在球場上,中國隊卻依舊還沒有停火的跡象。
楊陽依舊還在不停地鼓勵著隊友,不停地呼籲著球隊繼續加強進攻。
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美國隊能夠拼進聯合會杯四強,能夠在兩連敗的情況下,最後一場三球完勝埃及,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燈,只要給對方喘息之機,誰又能保證中國隊不會懈怠?不會再出現疏漏,給對手進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