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的,是大理真正成為大宋的疆土。
而派遣誰去大理開啟局面,這件事情趙洞庭自然早已是有過思量。
從品階上而言,大理總管之職和朝廷內尚書之職同等。他要派人去大理任副節度使,就只能從各部侍郎或是正司長中選擇。
侍郎算是平調,正司長則是升遷。
其實原本社安部侍郎蕭賢忠是個不錯的選擇,他歷任社安部官員,對如何平定境內勢力有著豐富的經驗。
可惜高滿山通敵被斬,蕭賢忠需得接管社安部大權。去大理,也就不可能了。
而另外一個社安部侍郎,又是接近退休年紀。
趙洞庭只能從下面的官員中選拔。
而社安部下共有九司,再加上社安部衙門內的和司長平級的官員,這選擇可就多了。
沉吟良久,趙洞庭才算是最終打定主意,對著外面喊道:“去宣社安部治安司司長餘飛航來見朕。”
外面響起太監的應答聲。
餘飛航,是原來跟著朝廷到硇洲的臣子。只當時官銜不高,不過是刑部區區主事,後來才升任的郎中。
趙洞庭施新政,郎中被更名為司長。
說起來,餘飛航較之蕭賢忠,自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趙洞庭卻也沒有辦法。
雖他已經實施新政兩年有餘,但也不便拔苗助長,宋朝內官員還是有脫節的隱患。說淺白些,就是資歷、能力都具備的人不多。
只這餘飛航掌管治安司,相較於其餘各司司長,對如何鎮壓亂民等等,總是要擅長些的。
趙洞庭想的是,等大宋拿下大理,頭件要事,便是鎮壓大理境內的那些反抗了。
他知道,就算自己風評再好。大理境內也不能全然臣服於大宋。
就如當初元朝將小朝廷逼迫到硇洲島時那樣,大宋國內還不是接連有義軍湧現?
趙洞庭可不覺得自己不傷害大理的百姓,就能夠讓得大理境內風平浪靜。段氏掌管大理這麼多年,死忠還是不少的。
很快,段實便被帶了御書房來。
他跪倒在趙洞庭面前,叩首道:“段實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這自然算是徹底臣服了,完全以宋臣自居。
“平身吧!”
趙洞庭輕輕點頭,道:“這段時間在宮內生活得可還好?”
段實連道:“多謝皇上牽掛,段實一切都好。”
趙洞庭又微不可查地點頭。
對段實的態度,他還是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