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大宋禁軍在趙洞庭的影響下,並沒有把戰馬看待得如同士卒那般重要。
雖然說對於騎兵而言,戰馬是他們的夥伴不假,但,戰馬終究是戰馬,人命終究是人命。
士卒是應該愛惜戰馬,但要把戰馬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要,便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直到看到大宋禁軍們雲湧般向著大山接近,關隘上的大理軍才總算是想明白他們的意圖。
有將領驚呼道:“他們這是要從山中突圍!”
九茅隘兩旁山峰雖險,但卻也不至於翻越不過去。
隨著這將領的驚呼,他周遭的大理將領們都是瞬間變色。
隨即眾將匆匆進行商議過後,很快便有大理將領率著麾下往山中趕去。
他們也是帶著不少的轟天雷。
只因軍中成分頗雜,他們自然不太可能像是大宋鐵騎那般凝聚。看似合流,其實還是各自為政。
封合璧麾下以善巨郡兩萬大軍、石城郡三萬大軍、建昌府三萬大軍以及東川郡、會川府各一萬大軍,再有一萬大理禁軍組成。這各郡的軍馬都有主將,而麾下又是由各部將士匯聚而成,又各有統領。莫說是這被派往鎮守九茅隘的臨時統戰主將,便是封合璧惹得那些部族將領不爽了,也未必能指揮得動他們。
這鎮守九茅隘的主將能夠指揮動這些傢伙往山裡去抵擋宋軍已是不錯,至於作戰時如何打,卻實在不是他可以控制。
而在重型火器無法建功,又諸軍各自為政的種種因素下。這場仗,卻是讓得大宋禁軍創造了奇蹟。
師康盛、顧俊英等人率著大軍到得山裡以後,繼續向西,不多時便和大理軍遭遇。
槍炮聲在山中響起。
大理軍沒有神龍銃這等神物,雖是數倍兵力於大宋禁軍,但在交鋒以後,卻是很快就節節敗退。
他們除去擲彈筒,很少有其餘東西能夠對大宋禁軍造成威脅。這讓得他們的折損遠遠大於大宋禁軍。
有熊熊火焰在大山中蔓延開來。
這乾枯的夏季,森林實在是太容易被點燃了。
這讓得整個深山中更是顯得混亂不堪。
各股大理軍被打得哭爹喊娘。
只不多時就有軍隊徹底潰敗,又退回往九茅隘內。而九茅隘內主將看著這幕,也只能乾著急。
有兩百熱氣球扶搖直上,到大山上空。可這,並未能阻止深山內槍聲的蔓延。
師康盛等人率著從下面打到上面,打著打著,忽然發現在山中大理軍比想象中還要容易對付得多。
這些散兵遊勇在神龍銃下當真只是如同土雞瓦狗那般。
在嚐到甜頭以後,他們索性沒有再率軍直接向西突圍。而是就在這山中和大理軍廝殺起來。
戰局發生戲劇性的扭轉。
原本大理軍在這裡信誓旦旦想要擋住大宋禁軍,可此刻,諸多軍隊卻是被大宋禁軍攆著屁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