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暗隱之地,是霧隱齋的地盤。
大殿中,甫一落座,仲秋便問道:“師尊去了哪裡?”
林尋一怔,想了想,便將發生在星空深處的那一場堪稱無上的戰鬥一一說出。
當聽到那分別代表著四個不朽宗族的“萬化矛”“開天斧”“誅神劍”“滅世戰戟”時,仲秋眸子中泛起一抹毫不掩飾的殺機,道:
“他日我去彼岸時,定去找這些宗族算賬!”
而當聽到林尋說起那遭受心劫,道號“空絕”的少年時,仲秋眼神則一陣飄忽,露出思忖之色。
“腰掛吞荒葫,行走大道間,生前渡劫十八世,生後身證不朽業……原來是他,說起來,我們這些方寸傳人,的確得稱呼他一聲師叔。”
仲秋眼神泛起一絲感慨,那人被視作太古第一個前往彼岸的領袖人物,他怎能不知?
只是卻沒想到,這等人物竟會遭遇如此詭異可怕的“心劫”。
“師尊說,等以後我前去彼岸,要讓我將空絕師叔帶回來。”林尋說道。
仲秋點頭道:“這是應當的,心劫不除,他肯定會遭受到別人的算計和利用。”
“師尊呢?”他忍不住又問道。
“不知道。”林尋搖頭,將方寸之主意志道體消失的事情也說出來。
“師尊沒有說他的本尊去哪裡了?”仲秋一怔。
林尋搖頭。
仲秋不禁一陣悵然,半響才嘆道:“也對,以師尊的為人,若想告之,定早已告之了。他既然不說,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接下來,師兄弟二人又聊了一些涅槃自在天的事情。
從仲秋口中,也是讓林尋終於確定,原來那一樁“成帝成祖”之造化,便是師尊留在“斜月三星”圖案中的意志道體!
換而言之,這一樁造化既不是傳承,也不是機緣,而是屬於方寸之主的意志力量。
為的,便是在林尋證道為帝時,為其護法!
仲秋笑道:“所以,當初我得知那斜月三星圖案被你得到時,才會給予你諸多考驗,為的就是看一看,我仲秋等待無數歲月的人,究竟何德何能,會得到來自師尊的認可。”
“那現在師尊可滿意?”林尋笑問。
仲秋哈哈大笑:“以後,我仲秋自當以師弟你為傲!”
兩者聊了許久,多是仲秋對林尋對這位小師弟的指點,作為一位早在太古時就證道為帝的存在,仲秋一身的修道經驗,自是豐富無比。
林尋很快就瞭解到,帝境九重關,一關一天塹。
前三重關,為一業障,被視作“帝心障”。
勘破此障,身心之地,皆可化界!
第四至第六關,有一難,名喚“樊籠難”。
打破此樊籠,無法亦無天!
第七至第九關,有一劫,名喚“返祖劫”。
證道返祖時,方為帝道尊!
這一障、一難、一劫,為帝境道途上的三個分水嶺。
邁過去,自身戰力就會產生脫胎換骨的蛻變,擁有完全不同以往的威能和偉力。
邁不過去,要麼畢生道途就將於此止步,要麼身隕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