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惑眾、迎奉、挾功、結黨、不軌、以聖人自居,並誅之。
新晉御史中丞馮林面聖第一封奏章說的話風一樣傳遍了京城,頓時譁然。
“這馮林瘋了嗎?”陳老太爺愕然問道,“程娘子怎麼惹到他了?”
“妖言,是為跟陛下打賭引天雷、琴音不是給人聽的。”
“惑眾,是為茂源山酒引全城追捧。”
“迎奉,是為與天子太后郡王交。”
“挾功,是為待義兄們沉冤之後才獻上神臂弓,又說只有兄長親人們有求才會再想到其他神兵利器。”
“結黨….”
聽陳紹說到這裡,陳老太爺接過話頭,伸手指了指他。
“你?”他說道。
陳紹苦笑一下點點頭。
“那不軌呢?以聖人自居呢?”陳老太爺皺眉問道。
“說是其行其言意圖不軌,渲染自己無師自通,幾個小內侍說她是生而知之。”陳紹說道。
“真是胡說八道!”陳老太爺將茶碗扔到几案上,“這哪一件是她自己的事?都是別人做的說的念得傳的!我還以為這馮林是個清醒的,沒想到也是個糊塗蛋!”
“陛下也覺得過分了。”陳紹說道。
陳老太爺抬眼看他。
“你不覺得過分嗎?”他問道。
陳紹笑了。
“父親,這還用說嗎?”他說道,又搖頭,“父親,我是不太喜歡這個娘子的行事,但我不是忘恩負義的人,還不至於為她倒黴遭殃歡呼。”
陳老太爺嘆口氣。
“也是沒辦法的事,名日漸盛啊。”他說道,“況且這娘子接連的行事的確是太灼目。”
“暫時壓下了,但是馮林這個人犟的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一定要盯著官府查辦。”陳紹說道。
“他說的這些都是沒有道理的事!都是他自己揣測,非是實情!”陳老太爺氣道。
………………………………………..
“非是實情?”
朝堂上,身穿朝服的馮林冷笑一聲。
“難道陛下還等著看到實情嗎?”
“陛下不知防微杜漸之理嗎?”
“這個女子。行事到如今,已經是山雨欲來,藏之慾發之際!”
陳紹肅容上前一步。
“馮中丞,你連番指責她不詳不軌,引災禍,她能引來什麼災禍?”他豎眉喝道。
“矇蔽聖君,誘百姓眾生相隨,左右民意,亂綱紀,煽動民意為自己謀私利。”馮林毫不客氣的喝道。
“你胡說八道。”陳紹喝道。“這些事她怎麼會做?”
“陳大人難道也能未卜先知了?你怎麼知道她不會做?”馮林豎眉反問道。
站在人後的高凌波幾乎有些忍不住要失笑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