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專供文人遊子題詩的。”婢女低聲說道。
說著話,那邊四五人中響起一陣笑聲。
“慶林兄好詩好詩。”
伴著眾人的笑聲,一個男子放下筆,也再次端詳牆壁上寫下的詩。
“獻醜,獻醜。”
恭維謙虛相得益彰。
這熱鬧讓丹娘回過頭,看到程嬌娘和婢女向那邊牆走去,她忙跟上。
走近看,牆壁上零散有著幾首詩詞。
“姐姐,你也要作詩嗎?”她過去問道,拉著程嬌娘的衣袖。
那邊說笑的幾人再次看過來,雖然看不清形容,但看著女子氣度衣著不凡,定然是富貴人家。
富貴人家教養女子也讀書識字,其中也不乏精通詩文,比如安州李家二孃,文才有名。
遇到一個會吟詩的女子,倒也是有趣。
“我不會。”程嬌娘說道,一面看婢女,“念。”
婢女應聲是,從左到右,低聲念牆上的詩。
原來是個不識字的。
這邊幾人收回視線,有些意興闌珊,真是可惜。
所以說嘛,才女哪能輕易就遇到。
“我也認得,我也認得。”丹娘笑著,搶著接過婢女的聲音唸詩。
程嬌娘安靜聽完。
“娘子,如何?”婢女問道。
“我不會作詩,不知。”程嬌娘說道。
“我會,我會,爺爺教過我。”丹娘手捧著臉嘻嘻笑道,看著留白很多的牆面。
過年且停寺梅花盛開,才是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文人墨客最多的時候,所以此時牆壁粉刷一新專等那時,等年後來看,這面牆必然已經寫滿了。
“甚好,我會寫字,你做詩,我題寫,如何?”程嬌娘說道,看著粉白的牆壁,只覺得心中激盪。
她已經用手,用樹枝練字多時,不知可能提筆落字了?
“好啊,好啊。”丹娘高興的點頭。
童真爛漫,只知直抒心意,尚不知何為謙遜藏拙。
原來是引頑童嬉鬧,那邊幾人對視笑了。
“如此我們且去賞梅。”他們說道,一面談笑方才的詩詞從後門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