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冷靜下來,這個任務果然不象開頭想的那麼簡單。
    擁有會種植術的金名,還有自動貨車,劉仁與普通農民或採石工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如果這樣都不能完成任務,說明必須用特殊的方法。
    七十二小時的任務,不可能就是叫玩家進來埋頭種地或者幫於公移山的吧,那也太枯燥了,估計九成九的玩家會抗議,所以一定有什麼技巧在裡面,事實上,就算是三四品難度的任務,也不可能就是單純的種植和採掘就行的。
    這個任務既然取材於愚公移山,那麼玩家應該最終幫助於家村民打通道路,很大的可能,就是照原故事劇情,請來神靈搬走兩座大山。
    先前的對話,提到了要於公向神靈獻祭,但周圍確實找不到神廟,而且獻什麼祭品也不知道。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直接讓神靈來結束這個任務,王屋石全被他們揹走了,劉仁的採石工任務也就沒著落了。
    而完成糧食任務的前提,很可能是幫助於家村把山移走,村民們才會回村來種糧食,而且是越早回來越好。
    那麼矛盾就來了,如果想多采石頭,就要晚請神靈,如果想多收糧食,就要早請神靈……
    不過這個問題可以先放在一邊,看起來,祭司任務是要先做才行的。
    請來神靈解決問題,村民自然就信神了,這個簡單,那麼疑問是村裡只有四十八個人,剩下的人,到哪去找呢?在湊夠人數之前,神靈還是先呆在家裡的好。
    於家村周圍,除了山就是海,出海找人是不太可能的。劉仁想起了山上那些野獸,設計者不會無緣無幫把它們放在那裡的,總不會是怕玩家無聊。才給大家一個練級的地方消遣吧。
    劉仁決定賭一下,就賭那些野獸背後,也就是山的那頭,有任務線索存在,當然,這種賭是建立在劉仁遊戲經驗基礎上的,劉仁對自己的判斷有至少七成的把握。還有一個考慮,於公這麼費勁地想跟山那邊聯絡,說明那邊至少有一個村鎮。
    在準備動身的時候,劉仁看著金名猶豫了幾十秒。終於還是決定帶上他。把金名留下。剩下時間裡只能產20份於米。或許,帶他上山打怪,對任務的幫助還大一些。
    回到山上,新產出的王屋石只增加了三塊。劉仁乾脆將三個採掘英雄也一起帶走了。
    這支八人的隊伍,清怪是非常迅速的,不過怪物象練級地一樣會自動重新整理,所以劉仁還是儘可能的帶著大家快速突破,任務時間寶貴,可不是拿來練級的。
    兩座大山,應該說是兩座山脈,既然能夠困擾於家村這麼多年,當然不是那麼簡單的。怪獸只是一方面,更頭痛的是,根本看不出有道路的存在,巨大的溝壑,陡峭的山壁。叢生的荊棘,到處都在考驗著劉仁的水平。
    劉仁的尋路術固然是一個優勢,穿山甲的破石術和三個採掘類英雄也能幫助隊伍硬生生開出一些近路,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劉仁多年的遊戲經驗,要知道,這兩座相連的山脈,事實上也是一種變相的迷宮,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讓玩家多浪費半小時。
    劉仁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不犯錯誤,而且走迷宮很多時候也要憑運氣,不過,如果換一個業餘玩家,想透過山脈,恐怕二十小時都不見得夠用,而劉仁,僅僅用了五小時。
    當然,為了避免玩家抱怨,設計者在山上許多岔路放置了一些資源,有些高階怪物身上,還會爆出不錯的寶物,那些走錯路的玩家,能因此多得一些補償。
    果然如劉仁所想,透過了山脈之後,眼前出現了一塊平地,十幾間民居構成了一個類似村莊的居住點。
    之所以稱為居住點,是因為這裡沒被標註上村莊名,這讓劉仁更確信自己所想。既然這裡的居民並不屬於某個村,那麼讓他們成為於家村的村民也就說得通了。
    接近這個居民點,劉仁意外的看到了一個穿著整潔,很有氣質的老者,這完全不象是一個農夫,倒象是教書先生,他的名字叫“賢者”。
    劉仁笑了,他想起了愚公故事裡那個“智叟”,這可是故事中僅有的幾個npc啊,算得上重要人物了,設計者一定會在他身上設定線索的,劉仁已經知道,自己這次翻山是正確的。
    與賢者對話,劉仁說出了於家村的事,賢者不由笑了,然後搖搖頭:“那個固執的於公啊,我曾經勸過他,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上,可他就是不聽,還說什麼他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什麼無窮盡之類的,真是可笑。”
    劉仁心想,你可知道在千百年後的人們心中,你才是那個被嘲笑的物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