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華娛之黃金年代慎思量小說 > 第三百二十四章 英雄母親的一天

第三百二十四章 英雄母親的一天 (第1/2頁)

趙麗榮老師心有疑惑也很正常,她年輕的時候主攻的是閨門旦和花旦,上了年紀之後,開始偏向於醜角一類,但畢竟她是曲藝演員,而小品這種表演方式可以歸到話劇一類,表演方式完全不同,現在易青突然要求她去演小品,她心裡還真沒底。

“我以前也沒演過,都不知道該怎麼演,別回頭再耽誤了你們的事兒!”

易青忙道:“趙老師,我今天既然來請您,肯定是因為您適合,以前沒演過無所謂,到時候多排練幾遍就行了,反正都有劇本,您照著來就行了。”

聽易青這麼說,趙麗榮老師還真有點兒心動了,畢竟現在評劇團也不景氣,雖說演出不少,可收入卻不多,像她這樣早早的評上了國家一級演員的老人兒生活都挺拮据的,不然的話,也不會接電視劇,電影的演出了。

人到了這個歲數,其實想法特別簡單,無非就是能多賺點兒錢,對兒女們也能有點兒幫襯。

前世,趙麗榮老師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其實也是趕鴨子上架,當時尤本昌小品裡面的女演員出了車禍住院,節目已經進入了終審,本來都準備推出了,這個時候,有人給尤本昌介紹了趙麗榮老師,排練了一次之後,覺得效果不錯,就這麼著,趙麗榮老師以60歲的年紀,成為了春晚舞臺上年紀最大的新人。

“那什麼,您那個劇本能讓我瞧瞧嗎?”

易青聞言,趕緊把準備好的劇本奉上,他沒選趙麗榮老師初登春晚舞臺時的作品,而是選了影響力更大的。

司馬光砸光,司馬缸砸缸。

這句臺詞的影響力之深遠,哪怕在幾十年之後聽來,依然引人發笑。

可劇本遞過去,趙麗榮老師卻拿著劇本愣住了,一臉尷尬的看著易青,易青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等明白過來,也是同樣尷尬不已。

趙麗榮老師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從小學藝,一歲就登臺演彩娃子,從來都沒上過學,根本就不識字。

沒等易青說話,李承儒就趕緊把劇本給拿了過去:“趙老師,我念給您聽。”

之前在西遊劇組的時候,李承儒就曾負責給趙麗榮老師念劇本,對方的情況,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易青滿臉尷尬道:“趙老師,對不起,我~~~~~~~那個~~~~~~~”

趙麗榮老師笑著連連擺手,道:“沒事兒,沒事兒,我都忘了說了,我呀,是個文盲,以前拍那個的時候,就是小李子給我念劇本,我再背,麻煩你們二位,還是給我念唸吧!”

老太太這麼好脾氣,易青反倒是更不好意思了。

“趙老師,您看這樣吧,我和李哥給您演一遍,我演那個導演,李哥,你演趙老師的角色!”

在路上,李承儒已經看過這個劇本了,對內容也有大致的瞭解。

“行啊!”

兩個人說著,簡單對了一下詞,接著就開演。

從最開始導演進門,給老太太講述今天要拍攝的內容,可老太太卻一門心思的只想著去買豆腐,趙麗榮老師就笑個不停。

等到後面講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李承儒念出:司馬光砸光,司馬缸砸缸。

趙麗榮老師更是笑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整個劇本和原版沒什麼不同,就連的那個段子也保留了下來,這部電視劇是在去年引進內地的,今年年初開始在全國各地方臺陸續播出,京臺也已經引進播出了。

兩個人演完一遍,趙麗榮老師還緩了半天才止住了笑聲。

“哎呀!這誰編的啊,可真有意思,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李承儒笑道:“還有誰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趙老師,您看過和嗎?都是小易寫的。”

和作為前年和去年最紅的兩部電視劇,趙麗榮老師自然看過,聽李承儒說都是易青寫的,也是一驚。

“哎呀!小夥子年紀輕輕的一肚子學問,可真了不起!”

趙麗榮老師的誇獎,易青很是受用,但是他更為關心的,還是老太太能不能接受邀請,要知道,現在國內好的喜劇演員雖然不少,但是能一下子“豔”壓群芳的還真不多,在趙老憨崛起之前,稱得起一場晚會臺柱子的也就是陳小二和朱老茂,這兩位肯定挖不動,在易青的心裡能撐起京臺春晚語言類節目的,也就只剩下趙麗榮老師了。

“趙老師,您看這場演出~~~~~~~~~”

趙麗榮老師忙道:“這個啊,我可不敢一下子就答應你,得問問團長的意思,不過,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現在不像剛解放那幾年,一到年關,演出任務重,現在~~~~~~”

趙麗榮老師沒有接著往下說,不過從她略顯落寞的表情中能夠感覺到,老太太對於評劇這類傳統曲藝的現狀非常憂心。

演員後備力量少,觀眾的關注度也越來越低,演出場次倒是可以保證,卻很難做到盈利,即便是掛著國家牌子的評劇團,也是難以為繼了。

最新小說: 他人真好 重回80,成功從拒絕入贅開始 都市神豪,多子多福 重生後我只想搞錢! 讓你擺地攤,沒讓你城管局門口擺 帶系統重生:我還不能享受享了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 廢后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避孕失敗!沈小姐帶崽獨美,厲總慌了 人在俄國:我有每日情報系統 兒子失憶你要離婚,我改嫁你別哭 電子哪吒 枝新雪 重生之一路隨心 重生16做神豪 婚情不負:腹黑總裁戀逃妻 華娛大隻佬 荒野雙狼 都市之不敗主神 盜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