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跨過十月,暑氣被徹底驅散,天氣也逐漸變得涼爽了,央視也在十月中旬迎來了本年度的第一部大製作《大宅門》。
整體來說,雖然主創們已經竭盡全力,但是,還是避免不了的,這後面的32集要比前面的40集在劇情,人物塑造上,都差了不少。
第一部被奉為經典之作,其核心部分其實並非白景琦南下創業,而是白家在破敗之際,由二奶奶白文氏帶領這個大家族東山再起。
到了第二部,二奶奶已然作古,就連宅門混子白三爺都英勇就義了,只剩下白七爺一個人苦苦支撐。
雖然增加了李香秀的部分,但是,可能郭保昌刻意為自己的養母加戲,導致李香秀這個人物,無論是思想、性格、氣質都和第一部的李香秀差別很大,感覺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第一部裡面的李香秀性子執拗,膽大,敢愛敢恨,而且還聰明機敏,尤其是戲耍王喜光那一段,堪稱整個第一步收尾部分的神來之筆。
而到了第二部,李香秀彷彿變了一個人,尤其是解放之後,好傢伙的,膽小怕事,畏首畏尾,還積極要求進步,尤其是和白七爺說的那句話:景琦!你要是再這樣,咱們倆就真沒話了!
臥槽!
傷透了白七爺的心啊!
另外白景琦這個角色也給人一種很憋屈的感覺,的確,白七爺已經老了,英雄遲暮,能發揮的地方確實不多了,但是,連特麼鄭三旦這樣的小東西都能騎在白七爺的脖子上拉屎,實在是讓人看著有種把電視給砸碎了的衝動。
還有就是劇情上面,從抗日開始,一直到解放後的家族史,刪減了很多,然後又增加了很多非常牽強,和故事主題本身並沒有太大相關的東西,讓劇情看上去十分凌亂。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大宅門》這部戲依然稱得上是佳作,就算是比不上第一部,但是和當下中國的國產電視劇相比,依然保持著吊打的絕對優勢。
開播之後,央視也曾做過一個收視率調查,結果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反應真實的資料,但是,超過97%的收看率,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這不,央視的首播還沒結束呢,求.購的各家電視臺就已經找上了門,甚至,連山東臺都過來了。
要知道,之前因為新畫面和山東那邊發行,院線單位的官司,山東臺直接放棄了《大宅門》第一部的播放權。
現在看起來,那邊也坐不住了,人家別的省市都能收看到的優秀電視劇作品,就自家看不到,每天不是《聊齋》,就是《水滸人物誌》,拍得再好,也早就看吐了。
最後第一輪播放權被湖南電視臺給買走了,成交價高達500萬,第二輪播放權,賣了三家電視臺,分別是上海、天津,還有吉林電視臺,一共又收入900萬。
第三輪賣了1200萬,一共六家電視臺,山東臺也在其中。
剩下的散賣,雖然收穫不多,可好歹也過了千萬。
怪不得丁鑫一直嚷嚷著要放棄電影,主攻電視劇市場呢,現在拍電視劇那是真賺錢啊!
這筆收入裡面,新畫面要拿走60%,剩下的40%才是央視的。
可以想象,又有人要坐不住了,每年看著一傢俬人的製片公司拿走這麼大的一筆利潤,有些老腦筋的甚至人嚷嚷著要去上告。
對此,易青自然是不去理會。
聽拉拉蛄叫,難道還不種莊稼了!?
反正新畫面和央視的合作也就到明年結束了,既然,這麼多人不甘心讓新畫面賺走本該屬於他們的錢,那就終止合作好了。
反正再有兩年,各地方臺也要陸陸續續的上星了,易青還真不擔心,沒有人願意跟他合作。
而且,隨著上面對於影視劇製作領域逐漸鬆綁,易青就更不用怕什麼了,到時候,他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獨立製作,然後就像現在一樣,讓各地方的電視臺主動上門求.購,密封報價,價高者得。
《大宅門》第二部還沒播完,另一部大製作《射鵰英雄傳》便開始了前期宣傳,片花裡精彩的武打設計,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們的眼球。
當年京臺播《絕代雙驕》的時候,觀眾還覺得新鮮,現在雖然少了幾分新鮮感,但是,因為《射鵰英雄傳》的知名度要遠超《絕代雙驕》。
此前,各地方臺基本上都播了好幾輪香江TVB版的《射鵰英雄傳》,已經讓金庸在國內有了不小的群眾基礎。
現如今,央視版的《射鵰英雄傳》可是集中了內地,香江,寶島三地的優秀電視劇製作人和演員共同演繹,其受關注程度,顯然要遠超當年的《絕代雙驕》。
不過,易青倒是沒機會見證《射鵰英雄傳》在央視的首播了,時間進入11月,他的俏黃蓉的預產期也快要到了。
“明天幾點的飛機?”
晚上,付藝偉正幫著易青收拾行李,像這樣的場景,在他們家裡已經出現過無數次了。
自家男人要去關心別的女人,作為女主人,付藝偉還得幫著收拾行李,這可上哪說理去。
不過好在付藝偉也早就認命了,只是稍稍鬱悶了一下,便渾然不在意了。
“早上九點半!”
易青正趴在床上,任由四個小的在他的身上翻來翻去的,小龍,小虎和七七下半年都開始上學了,這會兒全都被付藝偉發配到東跨院寫作業呢。
“哎呦!我的寶誒,可小心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