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著要休息一段時間的張一謀在拿到了《菊豆》的劇本之後,立刻跟打了針雞血一樣,精神頭十足的就開始忙活開了。
首先要做的還是置景,就在陳家大院不遠處的地方,楊家一條街的建設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對此,丁鑫是氣得咬牙切齒,也幸虧趙保剛給力,辛苦了半年總算是讓丁鑫懷上了,當了準媽媽的丁鑫脾氣也收斂了一些,不然的話,怕是又要把易青拎過去問罪了。
張一謀要拍電影,易青自然得支援,不過這一次,他也提前講好了,不確定最後的施工圖紙,絕對不能動工,而且,一旦建成,不能再跟之前那樣,說推倒重來就推倒重來。
當然了,易青也沒把話給說死了,還是留了點兒餘地,大改不成,小改······也得經過易青的同意。
李寶田這邊,易青和張一謀一起去中戲見了一次,還帶著劉衡,四個人一起將楊天青這個角色深入的剖析了一把。
讓易青沒想到的是,這才過去不到一個月的工夫,李寶田對楊天青這個角色的理解,已經不比劉衡這個作者差了。
菊豆確實不是個“省油的燈”,她有她的野心和慾望,只不過那個時代,女人想獨立做事寸步難行,她要找個夥伴,楊天青在她看來就是個合適的選擇。
她跟楊天青偷…情時,直白勾引“你看嬸子像狼不?”,她明目張膽地挑戰楊金山,臉不紅心不跳地告訴他,天白不是他親生的兒子?後來又心懷叵測地告訴天白,楊金山不是他生父,楊天青才是。
菊豆要反抗,要報復,只能利用男人。
但是很可惜她選錯了,楊天青不值得託付,甚至不足以被利用,因為他骨子裡就是懦弱無能的。
楊天青的懦弱與無能,無論菊豆怎麼慫恿,懦弱的楊天青,除了跟她生了個兒子,再也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來。
因為,在這個封建家庭裡,楊天青被壓迫了30多年,他害怕改變。他還要指靠著楊金山這座染坊,活完下輩子呢。
他能給菊豆的,除了自身作為男人的力量,此外可以說別無其他,他甚至都保護不了這個女人。
楊天青的性格弱點,就註定了他命運的悲劇,有點像魯迅筆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國民。
他對菊豆產生了同情和對異性的好奇,他時常偷看年輕的嬸嬸洗澡。
但是基於禮教,他不敢站出來為菊豆說話,只能強壓下憤恨。
楊天青因為被動,因為恐懼而被臣服,所以任人擺佈,逆來順受,遵從別人的遊戲規則,而不是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所以對菊豆來說,楊天青就是她的原罪。
菊豆曾幾次提議兩人離開這裡,楊天青都拒絕了,包括菊豆其他的提議,如果他聽了哪怕有一次,他們的命運都有可能截然不同。
楊天青就是典型的一部分中國男人,他有賊心卻沒賊膽。
菊豆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卻還是死在了封建禮教的屠刀下,宗教制度的殘忍中,她的悲劇來自於封建禮教,也來自於身邊的這個男人。
最後楊天青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扔進染池裡活活淹死,絕望的菊豆拿起火把,將五顏六色的楊家染坊付之一炬。
初看這個故事,還覺得楊天青值得同情,但是真正看明白了,他的悲劇完全就是活該,還連累了菊豆。
在將劇本送上去審批的時候,韓三爺找到了易青,表示了想要跟進投資的想法,去年年底的時候,孟石就曾和易青說過,中影集團已經完成了內部整合,決定要投資製作了,這都過去大半年了,總算是有了點兒動靜。
中影集團那邊要求合作,易青當然不會拒絕,反正這片子在國內也基本上賣不動,只能靠外埠撈錢,有人幫著分擔,那是好事兒。
易青順帶著問了一下,這兩位外出考察的結果,在美國待了一個月,還算是有點兒收穫,聽說上面正在草擬最新的規章制度,計劃等到年底推出施行,就是不知道這次到底能有什麼樣的效果。
對上面的力度,易青實在是沒信心了,從上一個十年就開始改,現在都93年了,還是沒什麼太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