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藝偉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可行,不但能讓味對味迅速擴張,而且,還能幫到很多像她大姨這樣的下崗工人。
雖然,易青所說的擴張三部曲聽著有點兒嚇人,可誰讓自家男人家底厚,可以讓她由著勁兒的瞎折騰。
等大姨,大姨夫回來,付藝偉就迫不及待的說了,既然要在哈爾濱這邊開店,招收下崗工人再就業的話,自然得照顧一下家人朋友。
“小偉!你這不是鬧著玩的吧!?”
大姨聽著,感覺有點兒含糊,剛才以為付藝偉也就是在哈爾濱開一家店,現在聽她說的,第一批就準備在哈爾濱開設三家分店,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批,顯然,後面還會有新店陸續開張。
那得用多少人啊!?
大姨大姨夫所在的單位,這一次的下崗潮中,有不少老同事,老朋友沒了工作,大部分都混得不怎麼樣。
比如,大姨夫有個師兄弟,現在只能每天騎著三輪車給人家送煤送菜,賺點兒辛苦錢,可那點錢根本就養活不了一大家子人。
“小偉!你的意思是說······誰都行!”
付藝偉聞言,張嘴就要答應,易青連忙攔住:“大姨,大姨夫,開分店呢,要僱傭的店員,我們已經商量好了,都要下崗工人,但是,也得有個先提條件,上崗之前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合格的才能上崗。”
付藝偉口敞,易青可不能讓她瞎說,未來味對味是要做成一個品牌的,而餐飲行業要做成一個品牌,食品的味道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還是得看服務質量。
真要是招進來一幫沒經過培訓的員工,到時候,非得砸了味對味這個牌子。
付藝偉也反應過來,重新解釋了一遍。
“應該的,應該的!不說別人,就是我和你大姨夫要上崗,也得培訓合格了才行,不能給小偉你丟臉!”
工作的問題有了解決的希望,而且,好些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現在也都有了一條出路,老兩口子顯得格外高興。
這頓待客的酒,喝得也十分盡興。
當然了,最讓易青高興的還是大姨夫和大表哥沒死命的灌他酒,至少還能讓他順順當當的坐車回家期間,始終保持這清醒的狀態。
從大姨家回來,付藝偉向母后大人覆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揚,工作的問題,房子的問題一下子全都解決,壓在付媽心頭的一塊大石也算是挪開了。
畢竟是親姐妹,自小的感情又好,哪能自己過好日子,眼看著親姐姐受窮。
現在好了,解決了工作的問題,以後的日子也能慢慢的好起來。
至於付藝偉說的,新開的分店到時候只招收下崗工人的事,付媽倒是沒說什麼,最後也只是付爸說了一句:這是積德行善的事,好好幹。
哈爾濱本來就是個重工業城市,如今因為企業改革,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下崗工人,這些人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實現再就業的,絕大多數的下崗工人都面臨著生活難以為繼的困境。
這也是國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當中,無法避免的狀況。
既然付藝偉現在有能力去幫助這些人,付爸付媽自然是樂見其成。
付藝偉得到鼓勵,也立刻化身行動派,當天就給易青的小姨打了電話,將工作安排了下去。
就在小姨到達哈爾濱的當天,易青他們一家九口,匯合跟著易青小姨一起來的葉雅嫻,夢潔,一道啟程回京。
《大宅門》劇組那邊可是一直催著呢。
幾個小時的飛行,易青他們一家總算是回到了家。
“哎呀!可累死我了!”
付藝偉剛進屋就奔著床去了。
“你等等,看你這一身,先洗澡去。”
何情見狀趕緊將她攔下,拎著就往門外推。
她昨天接到電話,今天一大早就過來了,和她一起來的還有趙銘銘。
她已經畢業了,本來學校推薦她去人藝,吉林話劇團和長春電影製片廠也希望她能過去,但是,全都讓她給推了,跟著丁鑫打了個招呼,把關係往新畫面一掛,直接開始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