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晚?
在座的幾人聞言都是面面相覷,誰也琢磨不出來,他們的戲跟著春晚能有什麼聯絡。
“不明白!?”
就連郭保昌都搖了搖頭。
易青見狀,笑著問了一句:“你們大傢伙覺得,可著咱們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是什麼?”
還是沒人說話,這個答案太不統一了,要說影響力大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這東西誰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總不會是你說的春晚吧?”
司琴高娃突然冒出來一句,見所有人都在看著她,也覺得有點兒含糊。
“高娃老師說的沒錯,就是春晚!”
春晚影響力最大?
扯淡吧!
前些年,因為春晚砸鍋,央視還在新聞聯播上向全國人民道歉呢!
看到大家的反應,易青就知道,這個時候,還沒有人意識到春晚到底意味著什麼。
雖然在易青的前世,央視的春晚幾乎念念被人們吐槽,可是春晚的影響力,關注度之高,依然不是任何一檔電視節目能夠比擬的。
所謂眾口難調,春晚不可能讓每一個觀眾都滿意,但是,每年除夕夜看春晚,早就已經成了國人的習慣。
每年看完之後,好些人都賭咒發誓來年絕對不再看,可等到再過年的時候,照樣老老實實的坐在電視機前面,等著央視的春晚下飯。
全國十幾億人,除夕夜至少有超過70%的家庭,會選擇收看春晚,這影響力,還有什麼是與之能夠相比的?
為什麼那麼多明星削尖了腦袋也要上春晚,哪怕是上去之後,只有幾個短暫的鏡頭也照樣樂此不疲,還不就是看重了春晚巨大的影響力。
《大宅門》想要宣傳,想要在全國的電視觀眾心裡,提前打下一個印記,沒有什麼是比春晚更好的宣傳途徑了。
聽了易青的解釋,眾人也是恍然大悟,以前真沒在意,聽易青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在座的唯一上過春晚的就是司琴高娃,她在第一屆春晚的時候,曾和嚴順開一起表演過一個小品,還曾跳過一段蒙古舞,算是唯一有經驗的。
當然了,現在的春晚和那個時候又不一樣了,有了專業的主持,有了專業的節目編排,也有了錄製前的多番稽核,總之一切都在朝著正規的方向發展。
“可咱們上去了,幹什麼啊!?”
郭保昌提出了一個最為實際的問題,上春晚宣傳《大宅門》沒問題,但問題是,他們上了春晚能幹什麼?
唱歌?跳舞?還是演小品?
“演小品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就按照咱們戲裡的人物,編排個十幾分鐘的小品,可現在離過年也沒幾天了,再說了,下面就是終審,這個時候插進去肯定沒戲。”
易青直接否定了演小品這個主意,現在的春晚比以前可嚴格多了,想要參與進去,首先得有各地方劇團、演藝單位的推薦,然後還得跟過五關斬六將一樣經過層層稽核。
現在這個時候,大體的節目單怕是都已經確定好了。
就算易青有門路,可以去找王峰和阮若林走後門,怕是都辦不成這件事。
“其實咱們過去也未必就非要表演節目,在臺下坐著當觀眾,節目穿插的時候,來一小段採訪,郭老師您在說兩句,簡單介紹一下就行。”
反正就是宣傳,直接以《大宅門》為主題,安排一段採訪,到時候,影響力自然也就擴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