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定下來的事情,現在居然要重新開始討論?
蔡小清在上面說著,易青剛聽了兩句就有點兒坐不住了。
沒錯!
這個角色當初是他從王福林導演手裡求來的,可是那個時候也講好了的,對於周瑜這個人物的刻畫,可以以《三國演義》為主,但也要參照史實,在襯托諸葛亮這個人物的同時,必須給周瑜重立人設。
後面的幾次討論,編劇組也是透過了的,怎麼現在突然就要重新討論了?
“王導,蔡導!劇本都已經定稿了,現在都開機了,難道還要重新修改?”
蔡小清正說著話,突然被易青打斷,心裡有些不爽:“你有意見,待會兒再提。”
待會兒再提,你們現在都給定調子了,再不攔著,還有我說話的份?
“周瑜這個角色是我來演的,這段時間我也是一直在按照定稿的劇本在準備,現在突然就要改,而且還要完全尊重《三國演義》原著,我倒是要問問了,原著要尊重,那麼史實還要不要尊重了。”
蔡小清聞言臉色就變得難看起來,剛要說話,卻被王福林給攔住了。
“小易!你有什麼意見就說,咱們現在是討論,還沒最終決定呢!”
“王導!你······”
蔡小清沒想到王福林會說這麼一句,馬上就要反駁。
“蔡導!還是多聽聽大家的意見吧。”
易青見王福林的態度明顯是在偏向他,也有了些底氣,起身道:“蔡導的意思,我是我也明白,三國知識的普及,主要就是透過《三國演義》這部書,人們對於周瑜的印象,也早早的就形成了氣量狹窄,嫉賢妒能這個形象上了。”
蔡小清聞言,臉色稍微好了一點:“易青,既然你也知道是這個原因,為什麼還不同意修改劇本。”
她雖然脾氣不好,但也不是個會特意針對人的性格,這次提出來要修改劇本,按照演義來刻畫周瑜這個人物,主要還是因為電視觀眾對於周瑜的形象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認識。
現在突然要把周瑜往好的方向刻畫,她擔心觀眾接受不了。
“蔡導,就是因為人們的認知有問題,我們才要重新塑造周瑜這個人物,總不能明知道是錯的,還一錯再錯啊!”
前世原版的《三國演義》裡面,洪宇宙老師演的周瑜可以說是非常經典了,但是,劇本對於周瑜的刻畫,太多盲從於演義,反倒是落了下乘。
歷史上的周瑜什麼樣?
今天在座的恐怕全都門清。
提起周瑜,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80%的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赤壁之戰,指揮過古今聞名的戰役,中華上下五千年名將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然而,名將顯然還並不足以完全詮釋周瑜,所以史書又給他憑添了幾筆風韻。
“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流傳後世,引來多少文豪名士競相引用,去慨嘆周郎當年的風姿。
性度恢廓,折節相容的品質,更讓他備受讚譽,如飲醇酒,周程之交成佳話。
雅量高致,長壯有姿貌的形容,給了他翩翩儒將的形象。
孫十萬一句“膽略兼人”的評價,讓他智勇雙全。
如此好的人設古今能有幾人?
更不宵說錦上添花的美女小喬,給厚重的歷史加了一筆彩色,簡直是言情文的標配。
還有《三國志》裡面記載的,赤壁之前劉備與周瑜見面時的一段對話,當時,劉備來見周瑜的時候,問周瑜有多少兵,周瑜說有三萬,劉備覺得有點少,結果周瑜一句:夠了,你就看著我破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