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知道,如果他想要留下,甚至和張麗發生點什麼的話,張麗也不會拒絕。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註定是孤獨的,張麗為什麼提出要和易青搭夥的事,以她的聰明難道不知道易青根本不缺吃飯的地方,她就是太孤單了。
在美國這邊沒有親人,只有幾個朋友,可也不能總去打擾人家,每天回到這冷冰冰的地下室,對她來說,簡直就是煎熬。
她渴望著能有人陪,能有人和她在一起說說話,所以,她的心對易青,可以說是完全不設防的。
但是,易青不能,他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自己,張麗是他的朋友,是他重生之後,經歷的最美好那段時光裡不可缺少的朋友。
所以,他一直在剋制著自己的情感,不讓自己越位,始終守著那條線。
對張麗如此,對陳小旭也是如此。
年過完了,轉天,易青再度投入到股市的博弈之中,這個新年和美國人是沒有關係的,即便是有關係,慘淡的股市行情,不斷下滑的經濟現狀,恐怕也讓他們沒心思參與進來。
“老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了,大家都在做空頭,美國的股指已經跌破了最低點。”
易青還是一如既往的站在窗前,看著樓下那略顯混亂的景象,人們都在拋售手裡的股票,希望可以減少損失。
但是,漸漸的也開始有人將這些被拋售的股票吃進,易青知道,這是日本人動手了。
說起來日本人也真的是很奇特的一個民族,二戰輸了個精光精,本土都被美國大兵佔領了,可饒是如此,他們依然不甘心認輸。
總想著在戰場上失去的東西,要動過別的途徑重新撈回來。
所以八十年代早起,日本人喊出了要買下半個美國的口號。
當然了,狂人自有人來收,日本人狂到沒邊的時候,他們的美國爸爸就揮舞著鐮刀教他們做人了。
一次廣場協定,讓日本的經濟倒退了十年。
按說,這下日本應該老實了,可他們偏不,將執拗的小性子發揮到了極致。
現在眼看著美國經濟大滑坡,他們想的不是,美國遭受經濟危機,會不會波及到自身,而是,想著能不能趁著美國人焦頭爛額的時候,來佔佔便宜。
“老闆,還有一件事,日本人好像在大肆收購美國企業,我們是不是要關注一下!”
“不用,讓他們折騰去吧,美國政府正找不到出氣筒呢,日本人願意送上門去吸引他們的助理,對我們來說,這是好事。”
在易青的打劫計劃當中,本來就有日本人的份,等他在美國這邊收割完,下一站就是日本,到時候,趁著美國人教訓日本的空檔,他還可以狠狠的收割一波。
算算時間,來美國也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了,現在這場大戰越來越熱鬧,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都想著藉機發一筆橫財。
可美國政府會眼睜睜的看著自身經濟崩壞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美國政府一開始沒出手,那是因為那些大財團不允許,等到他們吃飽之後,就該到了美國政府出手的時間了。
經濟形勢壞到了這個程度,換成其他國家的話,說不定直接宣佈破產了。
但是美國不會,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經濟體量最為龐大的國家,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應對危機的辦法。
對外轉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