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開會,看過這份檔案之後,孟石也覺得挺不靠譜的,可是沒想到易青會這麼大的反應。
還“千刀萬剮”,怎麼不挫骨揚灰呢?
扯淡!
但是,看易青那義憤填膺的模樣,也不像是在和他開玩笑啊,這什麼意思?
難道說,這個檔案這就那麼離譜?
對易青,孟石還是非常看重的,知道這小子頭腦靈活,對一些問題很有見地。
“小易!你這是什麼意思?我看······也沒你說的那麼不堪吧?”
易青伸手在那份檔案上用力點了點,道:“孟總,沒那麼不堪?您知不知道,真要是按照這個檔案實施下去的話,恐怕咱們內地的電影產業就直接崩了。”
誇張···了吧!?
孟石見易青表情嚴肅,心裡也有點兒含糊了,他昨天也仔細分析了一下,按照檔案上說的,五年之內整合國內所有電影資源,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作品。
說起來有點兒老調重彈的意思,因為國內的電影行業發展,在剛剛建國的時候,就是這麼玩兒的。
那個時候,國內一清二白,基礎建設都忙活不過來,電影產業的發展就更顧不上了,當時文化部門乾脆將國內所有電影行業的資源整合,利用整合之後的資源拍拍攝新中國的電影,在當時也的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現在,各地的電影廠因為資金問題,大多數都要揭不開鍋了,所以上面才出.臺了新政策,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電影製作領域。
這次有人提出《五個五年計劃》,其實就是為了堵住私人資本往電影製作領域發展,想要再一次透過整合資源的方式,來盤活各地的電影製片廠。
在孟石看來,這麼做有點兒開歷史倒車的嫌疑,但是,如果能夠透過自救的方式,讓各地的電影製片廠生存下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小易!你這麼說,是不是有點兒危言聳聽了?”
危言聳聽!?
易青冷笑了一聲,道:“孟總,我知道您是怎麼想的,效仿剛建國時曾施行的制度,來盤活各地的電影製片廠,既可以促進國內電影行業發展,還能稍微控制一下私人資本在電影領域的擴張發展,對不對!?”
被易青一語中的,孟石有點兒不好意思,畢竟揣著這樣的小心思,多多少少都有點兒過河拆橋的嫌疑。
“但是,孟總,我要說的是,這麼幹的話,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還會適得其反。”
易青也沒準備讓孟石回答,自顧自的解釋了起來。
“剛建國的時候,國內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所有行業的從業者其實都能被稱為拓荒者,那個時候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出了全面抗戰爆發之前的上海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荒漠,所以,拍什麼都有人看,拍什麼老百姓都歡迎。”
易青這麼說,可沒有不尊重老前輩的意思,那麼年代的老電影雖然不缺少佳作,但是更多的,質量其實都不怎麼樣。
但是,老百姓能夠接觸到電影的機會有多少?
有的地方,人們連電影是什麼都不知道,突然看到幕布上的人會動能說話,全都新鮮的不得了,別管演的是什麼,拍的怎麼樣,全都有無數人追捧。
這是特殊年代,特殊環境造成的。
但是現在還和當年一樣嗎?
特殊時期之後,國產電影發展的速度很快,題材也逐漸豐富了起來,不再是以往的革命二字永不忘,開始出現了情感,喜劇,武打,懸疑,神話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