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添樂交給了馬京武老師,演戲這件事是需要慢慢調教的,可易青沒那麼多時間等,最遲明年清明節前後,《永不瞑目》就要開機,所以對古添樂的教學只能以速成為主了,抓緊時間,儘可能對他進行填鴨式教育,剩下的就看趙保剛的了。
趙保剛前世就擅長調教新人,孫洪雷,王洛丹,這些個菜鳥新人,都是過了趙保剛的手之後,才逐漸成名的。
當然,經過趙保剛的手調教出來的演員,遠不止他們兩個,還有很多,他喜歡用新人,在前世是出了名的,很多演員都是在與他合作之後,從籍籍無名走到了家喻戶曉,說他是很多明星的人生貴人,一點兒都不為過。
原版《永不瞑目》裡男一號肖童的扮演者陸繹,就是趙保剛發現的,而《永不瞑目》播出後的成績,以及陸繹在這部戲之後迅速躥紅,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證明趙保剛的眼光的確獨到。
之後,經由趙保剛發掘的新人陳昆、孫洪雷、周遜、李筱冉、馬伊麗等等,都很快被大眾認記住,併成長為演藝圈的中流砥柱,這就是趙保剛“造星大師”名號的來源。
而被趙保剛調教的過程,當然並不輕鬆,幾乎就沒有一個人不是在他的罵聲中成長起來的。
印筱天在拍趙保剛的戲時,被罵到了七年都不願意搭理趙保剛。
不光是男演員,面對女演員趙保剛也同樣的嚴格,據說第一次演戲的曾永醍就被他罵到想退出娛樂圈。
這一點兒都不誇張,對待新人,不能太溫和了,如果跟新人還玩兒溫情派,肯定為主的話,那不是在幫他們,而是在害他們。
剛從學校裡走出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臭毛病,天老大,他老二,覺得自己如何如何的牛掰。
等到真正拍戲的時候,用的全都是學校裡教給的那一套,可那一套用來拍戲,根本就就是個屁。
那些專業的表演藝術院校,與其說是教怎麼表演,不如說是在教給學生們,什麼叫演員,學到的東西是用來積澱,以便將來昇華的,指望著那一套來演戲,純屬扯淡。
所以,就必須嚴格,要打掉這些新人的自尊心,磨掉他們的傲氣,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否則一輩子也出不來。
嚴格調教的結果是,演員們能迅速的成長起來。印筱天在高壓狀態下,把韓丁內心的掙扎演繹的令人拍案,王洛丹也在罵聲的洗禮中,找到角色定位,演出了京城小妞兒的個性和無畏。
現在沒了陸繹,易青從香江帶來了古添樂,相信在趙保剛的調教下,這個粉面小帥哥也一定能頑強的生存下拉,實現從路人到演員的蛻變。
當然了,眼下還是得先讓馬京武老師過上一手,不然的話,連演戲是怎麼回事兒都不知道,易青也擔心古添樂到時候會被趙保剛被罵到自閉。
就剛在馬京武老師出的那個題目,古添樂如果是在趙保剛面前表演的話,恐怕早就被大剛子一腳給踹飛了。
什麼玩意兒啊!
從馬京武的辦公室出來,易青又去見了許情和蔣文麗,趁著中午,帶倆姑娘出去改善了一下,順便問問角色的準備情況。
許情像個傻大姐一樣的賣萌憨笑,顯然劇本是看了,但是要說對角色有什麼理解,那是甭想了。
許情的懶,易青也是早有耳聞,對待什麼都不積極,不到最後時刻,她都不知道什麼叫緊迫感。
不然的話,以她的資質,後來的娛樂圈還有國際章,四旦雙兵什麼事兒,要顏值有顏值,要資源有資源,她想要紅的話,實在是太簡單了。
結果人家對自己的演藝事業都不上心,一直到了三十多歲這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喜歡錶演的,於是就稍微發了一點兒裡,動用了一下人脈,資源,然後就是噌噌噌,跟特麼坐火箭一樣升了上去。
捎帶手的,還把徐才女給踹了下來,從此以後,京圈再也沒有公主了。
易青也沒說什麼,只是叮囑了兩句,他知道許情的天分,這姑娘不用對她嘮叨,聰明著呢,再說了,反正距離開機還有好幾個月呢,也不著急,如果到時候,還這麼稀裡糊塗的,那就別怪他手狠了。
反正趙保剛調教一個古添樂也是調教,再加上一個許情想來也沒什麼難度。
倒是蔣文麗準備的非常充分,把文燕這個角色分析的頭頭是道,從她的家庭出身到性格養成,再透過每一件小事來具體剖析人物的內在特徵,還有她自己寫的一大本人物小傳。
只是易青不太喜歡這個女孩兒,她給人的感覺,目的性太強了,一點兒都不帶遮掩的,就是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告訴所有人:我想要什麼。
當然了,這樣其實也挺好的,總比那些遮遮掩掩,明明心裡的慾望比誰都要強烈,卻偏偏要表現出一種無慾無求的模樣,要強得多了。
至少人家真實。
“你看看人家!”
易青頗為恨鐵不成鋼。
“且!”
許情則是一臉的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