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華娛之黃金年代慎思量小說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人易青

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人易青 (第1/2頁)

看看,要不人家怎麼能耐呢!

一句話就破局了。

情景喜劇的確就像易青說的那樣,故事的背景結構不能太大,太大的話情景喜劇根本就裝不下,只能把故事背景侷限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範圍,一個家庭,一棟樓,或者一間辦公室。

點破之後,接下來就簡單了,馬偉都和葉靜都是聰明人,馮褲子也不差,立刻圍繞著易青的這個點子發散思維。

“家庭的話,《我愛我家》已經拍的差不多了,再新也沒什麼可挖掘的了,我看不如就把故事設定在一間辦公室裡。”

馬偉都立刻跟上葉靜的思維:“對!但是這個辦公室還不能太普通了,得有故事可以挖掘,你們覺得報社怎麼樣?讓故事裡的主人公去追逐社會熱點。”

葉靜連連點頭:“這個好,這個好,一間辦公室就是一個小社會,男女老少全都裝進去了,還能引申一下,來個心老思想的碰撞。”

馮褲子一開始當著易青的面還不好意思多說話,這會兒也來了興趣,他頗有歪才,腦瓜子也靈活:“主編必須得是個上歲數的老同志,這樣的人能鎮得住場子,辦公室裡的年輕人造反也造不起來,他一句話就能給鎮壓了。”

馬偉都贊同道:“這個設定不錯,新老衝突,得有一方佔據優勢,老主編這個設定就不錯,但是這個人物也不能太古板了,得能時不時的接受新鮮事物。”

易青看著幾個人就直接在他的公司討論開了,也是無語,難道就不怕他剽竊創意啊?

馮褲子繼續說道:“辦公室裡還得有一對年輕人,一男一女,最好倆人再有點兒事,比如男的追,女的跑,倆人歡喜冤家,市場鬥嘴,再來一個熱心腸的老大姐負責傳閒話。”

“好!好!好!最好再有一個男的,知識分子形象,但是性格圓滑,再帶點兒江湖氣,這樣形象衝突也有了。”

三個人一聊起來就沒完了,一點一點的把《編輯部的故事》裡的群像給呈現了出來。

其實剛剛易青在給他們提建議的時候,就已經在有意無意的往這邊引著他們了。

前世,《編輯部的故事》才是真正意義上國產的第一部情景喜劇,要說經典,也的確夠得上格,沒個小故事都直接反應當下的社會熱點。

播出之後,社會反響頗大,時隔多年之後,依舊影響深遠,好些後來的情景喜劇都曾借鑑過《編輯部的故事》,有的借鑑人物設定,有的借鑑故事情節,看成國內情景戲劇的開山鼻祖。

而且這個戲投資少,很適合海馬文化用來做開山之作,情景比《我愛我家》都簡單,主要就是在室內拍攝,畫面語言也比較單調,主要靠的是臺詞的出其不意。

從古到今,讓人發笑的語言只有一種:製造反差。

比如原版的《編輯部的故事》裡有一個故事講小保姆的,本應該是服務業人員,結果這個小保姆到了人家家裡,反倒是成了大少奶奶一樣,整天支使著主人家幹這幹那,她反倒是享受起來了。

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但是在故事裡發生的,就是透過這種身份反差來製造笑點。

另外,還可以用特高雅的詞語描繪粗俗的人,也可以用特雄偉的詞描述特庸俗的人,還可以一本正經地出醜,或者故意把大的說成小的、快的說成慢的、滑稽的說成莊嚴的,利用語境的錯位抖機靈。

前世,《編輯部的故事》第一次在電視裡把檔案語言、報告語言、政治語言傾瀉在世俗之事、男女之事、凡人小事上,處處反差和笑料,著實新鮮過癮。

套用一個術語,這叫反諷。

《編輯部的故事》在迎合和鞏固社會主流話語的同時,又每時每刻都在嘲笑和解構著它。

過去人們聞之肅然的高調、見之心驚的上綱、掏心掏肺的謳歌,在劇中全成了另一種味道,全成了不著調的笑料,全沒了殺氣和力道。

這自然和人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心態吻合了,自然和時代節拍同步了。

能夠造成觀眾的功名,成功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而易青之所以願意拿出這個點子來和海馬文化分享,其實也是為了結一份善緣,他還惦記著拍《甲方乙方》呢。

既然要拍,易青就不想給自己找麻煩,版權的問題必須清晰,他沒馮褲子那麼不要臉,用了人家的版權,連署名都沒有,最後就扔過去五萬塊錢,這叫缺德。

“幾位,差不多了,你們再聊下去,就不怕我把這個點子據為己有啊?”

三個人聞言一愣,隨機葉靜和馬偉都哈哈大笑,馮褲子則有些尷尬。

“別人會,你不會。”

這評價可是真夠高的了。

“會不會的,你們回去之後再研究,談論吧,別你們商量的挺熱鬧,回去之後,被王碩一句話給斃了。”

這倒是真有可能。

“小易!不管怎麼說,都得謝謝你。”

最新小說: 他人真好 重回80,成功從拒絕入贅開始 都市神豪,多子多福 重生後我只想搞錢! 讓你擺地攤,沒讓你城管局門口擺 帶系統重生:我還不能享受享了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 廢后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避孕失敗!沈小姐帶崽獨美,厲總慌了 人在俄國:我有每日情報系統 兒子失憶你要離婚,我改嫁你別哭 電子哪吒 枝新雪 重生之一路隨心 重生16做神豪 婚情不負:腹黑總裁戀逃妻 華娛大隻佬 荒野雙狼 都市之不敗主神 盜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