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實,有根據,有舉措建議,有具體操作,有遠景規劃,外帶對於國外同領域發展現狀的分析,整份材料沒有一句虛的,更沒有危言聳聽,一切從實際出發。
這份材料,孟石看完之後,腦瓜子嗡嗡的,他能夠想象得到,如果易青的這份計劃書交上去的話,會引起多大的爭議,如果能夠得到實施的話,又將會對現有的圈子造成多大的衝擊。
“小易!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啊!”
要說觸動肯定是有的,孟石作為這個行業裡的大佬級人物,對當前國內電影產業的現狀,他是知之甚深的,也知道如果再不做出改變的話,這個行業怕是維持都很難,就更別提發展的事了。
但是,如果動手去改變的話,肯定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因為易青的這份材料裡面,不光涉及到了個人資本進入影視劇製作領域的問題,還包括了後續很多改革方案。
其中最要命的就是,易青竟然提出了要徹底改變現有計劃經濟模式的製作發行關係,要讓真正的勞動者,也就是電影製作方參與到利益分配當中去。
真要是動了這一步的話,各地的發行單位還不立刻就鬧翻了天,現在的製作與發行關係,就是簡單的供銷,製作單位負責提供影片,發行單位出錢購買,然後上映發行,至於後續票房全部歸各地的發行單位所有,製作方不參與利於分配。
所以,別看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製片廠都難以為繼了,可各地的發行單位卻依然賺的盆滿缽盈,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有沒有新作品。
反正現在普通老百姓的娛樂方式很少,哪怕是將十幾二十年前的電影拿出來上映,照樣有的是人來看。
這個現象要一直等到電視劇在全國範圍內普及開,才會被徹底打破,到了那個時候,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電影院相繼倒閉,堂堂東方大國,銀幕數量竟然趕不上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島國。
但是,現在各地的發行單位不知道啊,眼下的日子這麼好,想要讓他們讓出一部分利益,根本就不可能,哪怕是上面強硬的往下拍,怕是反彈的力度會更大。
誰盤子裡的蛋糕就是誰的,別人想要來分一口。
姥姥!
可要是不改變,那就只能眼看著那麼多製片廠因為資金枯竭,相繼死亡了。
“這份材料要是交上去的話,怕是我立馬就得成了全國發行單位的聲討物件了。”
孟石的反應,都在易青的預料之中:“孟總,可如果不改變的話,您覺得咱們中國的電影事業,還有發展的可能嗎?就現在這樣一潭死水的,就算眼下不死,遲早都得死。”
電影產業本來就是資本盛行的領域,沒有錢根本就玩兒不轉,以前是國家統一調配,中國的電影本身又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那個時候怎麼都好說。
可現在不行了,看看《三國演義》的製作費用就知道,前期投入就三千萬,製作成本越來越高,還繼續以前的計劃經濟模式來操控電影產業,顯然已經是不合時宜的了。
國家本身不願意持續投入,希望各地的製片廠自負盈虧,但是當這個目標很難實現的時候,就想到了引入個人資本。
但是,如果不能保證製作方合理的利益,又有誰真那麼傻,昏頭昏腦的跑進來。
說白了,就算是真的開放了政策,刺激個人投資電影慾望的先決條件,也是利益。
“可也許人家就願意安樂死呢!”
易青冷笑了一聲,道:“如果不改變,那些人就是想安樂死都不可能,孟總,電影產業現在已經開始收到電視產業的衝擊了。”
隨著改革開放,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口袋裡也越來越寬裕,從最開始的只求溫飽,漸漸的也開始注重生活享受了。
現如今,誰家裡要是有一臺電視的話,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以往那種一個大院有某戶人家買了臺電視,能招來周圍所有大院人過來擠在一起看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就連年輕人搞物件,女方的條件也從三轉一響,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
電視也由奢侈品逐漸朝著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轉變。
“沒有新的電影作品,靠著以前的老電影,還能對觀眾保持多長時間的吸引力,當老百姓厭倦了那些老片子,可是又沒有新的電影作品來滿足他們時候,觀眾就會逐漸開始流失,等到最後,怕是就算想死都不得安生。”
孟石聽著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易青不是危言聳聽,這種事就是個惡性迴圈,各地製片廠沒錢,所以上面想著放寬個人資本的准入門檻,但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就不會有人真的下場,現在這種局面就只能這麼不尷不尬的維持著。
想要徹底改變當前的現狀,就只能徹底打破以往的條條框框從,重新制定這個行業的規矩。
不然的話,中國電影怕是隻有死路一條了。
“東西先放在這裡吧,我要仔細看看,具體的~~~~~~~你就等我的訊息吧。”
易青知道,孟石不可能現在就表態支援,這件事太大,孟石必須權衡好了,才能做出決定。
“那行,我就先走了。”
易青說著話,起身就要離開。
“等等!上次米佳山的那個《頑主》今天開機,你要是沒什麼事的話,就過去看看,老李當製片,我還真有點兒不放心。”
嚯!這就派活了。
“得嘞!在哪呢?”
騎車離開京影廠,易青直奔大柵欄,溜溜騎了一個鐘頭,這才找到地方,《頑主》劇組在這邊租了一個老樓,戲裡的好些場景都將在這裡完成。
“那邊的,趕緊把東西抬進去,磨洋工是不是?麻溜動起來,都特麼等著我幹呢?我賺那份錢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