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青又開始閉關了,吃過早飯,他就把自己給關進了書房,演員都訂好了一個,劇本得抓緊寫出來,現在是七月份,這個戲計劃要等到入冬,東北下了第一場雪之後就開機,看似時間充裕,可是加上前期準備的話,留給易青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
攤開稿紙,易青整理了一下思路,落筆寫下第一行字:除夕,在外奔波了半年的父親回家過年,一道被白雪覆蓋的土梁,雪爬犁猛地翻了過來。
《過年》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平鋪直述的敘事風格,幾個人物的故事線,彼此有交集,卻又相對獨立,在個人故事線之外,還有三條故事主線,分別是金錢,親情和矛盾。
首先,關於金錢,這條線是故事中最明的一條,一切都從父親辛苦半年,賺來的五千塊錢展開。
故事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某小城,程家坐落在小城邊上,一家13口人,除夕,父親在外奔波了半年,賺了些錢回家過年。
母親圍著鍋臺轉,包餃子,與丈夫一起盼著兒孫們來過年,可是他們的希望落空了,度過了冷冷清清的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兒女們陸續回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可發生的一樁又一樁的事,最終還是讓這頓一年才吃一次的飯不歡而散,年就這麼過了。
次日清晨,父親母親坐在雪爬犁上,懷著無限的傷感離開了自己富足的家。
過年本應該是件開開心心的事情,但對老程夫婦倆來說並非如此,辛苦一年的老程夫婦看著別人家團團圓圓,也渴望子女能夠回來一起過個團圓年,可子女真回來團聚時,卻讓夫婦倆更加為難。
大兒媳婦惦記著老人的錢,頂著多年的矛盾上了門;大女婿也惦記著老人的錢,在家人之中橫挑豎撥,製造矛盾;二兒子惦記著老人的錢,想要和女朋友去南方參加社會實踐;小兒子也惦記著老人的錢,遊手好閒的他,指望著拿錢和女朋友結婚。
這大概是國產電影第一次直面剖析啃老這個困擾了中國父母幾千年的問題。
有事就找爹媽,誰也不想獨自面對,這是中國無數個家庭都真實存在的,一直到易青重生的那個年代,依然是無數父母親都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的親情經不起金錢的考驗。
可不是嗎?
當二兒子伸手向父親要錢準備參加社會實踐時,父親的臉色立馬就變了:研究生,你研究研究我老頭子身上的哪個零件還值點錢。
這是父子關係嗎?
讓人懷疑,一分鐘前還父慈子孝,結果一談到錢就翻臉不認人了。
為了錢,二兒子和小兒子能在飯桌上吵起來,互相惡毒的攻擊,因為錢,大嫂能把所有的親情拋諸腦後。
錢,說到底都是錢。
可親情真的一遇上金錢就逃之夭夭了嗎?
故事剛開始的時候,老程把賺來的錢堆在桌上,望著妻子說:都歸你。
這一句,承載了多少愛,只有經歷過才能明白。
大川帶著二婷回孃家時,一向省吃儉用的大川為家裡每個人都置辦了豐厚的禮物,在大川眼裡,錢已經不算什麼了,有爸媽的祝福比啥都好。
在飯桌上,當兩個小兒子為錢破口大罵時,大川能夠坦然的說:以後你們哥倆的事兒,我跟小婷包了。
錢,其實在親情面前也就那麼回事兒。
金錢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各色人物的嘴臉。
愛錢的人眼中,錢比天高,重情的人看來,情比金重。
家裡那些平時稱兄道弟,親如一家的親戚也只是各種各樣的普通人,有的人愛錢,有的人重情。
在沒有金錢的考驗時,大家親如一家,可一旦一堆錢放在眼前,各種嘴臉變開始暴露出來,有人為錢不擇手段,有人為錢沒有下限。
原本和和睦睦的一家親,可能立馬就演變成明槍暗箭你來我往的戰場。